三、产业链扶贫: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经验启示 康恩贝集团对金印村(原盖竹里村)的帮扶成效,展现了产业链扶贫具有“造血功能”,相比慰问式扶贫、馈赠式扶贫等“只输血不造血”的扶贫方式,产业链扶贫显然是拔除农民穷根的有效扶贫方法。从康恩贝对金印村(原盖竹里村)的帮扶做法上,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立足农村客观实际。结合农村土地成本低、富裕劳动力多等特点,发展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形成一体化、区域化、规模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扶贫产业链。善于通过政策引导、借贷支持等举措将有实力有潜力有情怀的企业引入扶贫事业,与村集体、村合作社相互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在产业植入贫困村前期,地方政府应进行产业扶贫规划,结合本地各贫困村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各村实际的扶贫产业发展方向,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得以精准脱贫的同时,又能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产业或农产品品牌。 2.合理布局产业体系。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基础地位,是提高乡村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应科学合理布局乡村产业发展,树立整体思维和长远思维,加强村企抱团发展,村村抱团发展,避免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同时,要注重产业发展的高质量标准,向绿色、可持续产业要效益、要发展。康恩贝集团的银杏产业就是一个既可以实现高附加值又美化环境的绿色产业,通过在金印村(原盖竹里村)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构筑起“种植—生产—销售”全产业链。而政府在当地产业布局方面应做好相关规划和引导,释放政策红利,善于将支农惠农政策与产业链扶贫项目进行有效对接,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让产业发展得以“轻装上阵”。 3.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企业和村集体、农村贫困户、产能能手等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达到互利共赢目的。通过“基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这一发展模式,明确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主体各自责任,让风险分摊由企业或合作社承担,让贫困户轻松上阵谋新业。在康恩贝产业链扶贫中,企业既是原料生产方,又是产品加工方和销售方,农民以企业职工形式参与到产业链岗位扶贫工作的具体环节中。在企业参与产业链精准扶贫中,应在企业、村集体或合作社、贫困户等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以调动企业或村集体或合作社等主体进一步参与扶贫事业的积极性,并保障贫困人口利益不受损,助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等合力发展。 4.强化党建作用发挥。金印村(原盖竹里村)的银杏产业,正是在康恩贝党委书记胡季强亲自谋划和部署下,在企业党员和村里党员的团结引领下,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发展壮大。因此,一个好的带头人和一支好的先锋队伍能够有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提高扶贫成效。企业党组织应坚持发展靠人民、发展为人民的社会情怀,引导员工积极投身产业链扶贫和其他扶贫事业;农村党支部应转变发展思路,勇于开拓创新,把握发展机遇,攻坚脱贫减贫,带领村民实现小康目标;地方党委政府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在当地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通过党建引领和政策支持,为企业产业链扶贫赋能增效。 (原标题: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以康恩贝集团与兰溪金印村结对帮扶为例)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