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是有眼光、有能力、敢冒风险、有能力实现梦想的人。他们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但同时,还受一种文化的、精神的力量支配。在19世纪的美国,这种精神力量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诞生于美洲大陆的新教伦理。他们宣称:赚钱不是贪婪,也不为谋生,而是使命,是精神,是最大限度地使人生绚丽多彩,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可以说,创富年代的美国企业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思想解放带来的硕果。 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钢铁大王卡内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制药大王拜耳,电气大王西门子,互联网大王比尔·盖茨……他们以非凡的商业智慧,控制着富可敌国的公司,开启了一个财富涌流的新时代。但是,这一时期的企业家,在向世人表演如何赚钱的时候,也在向人们展示如何花钱。洛克菲勒认为,自己仅仅是替上帝保管财富,应该将财富用于公共事业。卡内基也奉行这样的理念:死的时候还很有钱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尽管他们的慈善事业充满着争议,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苛刻形象,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之所以还记得卡内基、洛克菲勒等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企业,而是现在仍在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大学、基金会。 也许,这就是我们的企业家,是创富时代的主角,是一群拥有共同精神的人——这个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从范德比尔特、卡内基、洛克菲勒、拜耳、西门子、比尔·盖茨等人的出身看,他们从小都经历过贫困的童年,念书不多或中途辍学,但他们都有着两个共同点:一是有拼命赚钱的愿望,想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和改变他人的命运;二是有着娴熟的商业技巧,能敏锐地发现商机,甚至可以开创一个产业。当这两个共同点同时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产生了企业家精神。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也一度出现了民营企业“野蛮”成长的阶段。尽管今天的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这诸多的障碍,但民营企业家们怀着“财富改变命运”的憧憬,积极进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夺得了空前的地位。变化的是公司,不变的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基本法则。经济上讲,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而市场是天生的自由派。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地方间不断竞争的三十年,同时也是市场自由竞争的三十年。集权之下有分权,管制之外又有自主,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美国的创富时代有着相似的地方。 让市场扩大,就是让公司成长。1865年美国南北统一后,一个空前的市场出现了,范德比尔特通过收购打通了许多短途铁路并一段一段连接起来,统一了列车时刻表和铁路运价,挖掘出了无限商机,也进一步深化了社会分工。同样,在21世纪的中国,有着宏伟理想的河北沧州人李金元,领导着天狮集团不断夯实着大健康的产业链,注重“治未病”的大好保健收益之下,也花费巨资极力构建“治末病”的未来。从人的生、老、病、死和不同人群的年龄阶段,去监测、维护和防范,力争为所有的中国人谋求着健康的幸福。李金元让大健康产业的市场扩大的同时,相信天狮集团也在让自身迅速成长。 同样的国土和环境之下,天士力集团、权健集团等诸多企业,也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将“为大健康而努力”的口号落实。纵观国内的其他企业,也都在积极为“健康产业”这一朝阳事业而不懈奋斗。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公司的成长,而公司又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展开。企业家们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格局,而且,企业家在救灾、慈善等社会活动中也日益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这段时间很多人都在议论陈光标。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光标,2008年光荣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十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2010年9月,他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50余亿人民币),也被成为“裸捐第一人”。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陈光标自己组织12人的慈善团队赴日救灾。2011年4月下旬,陈光标被媒体质疑慈善注水,对此其作出了回应。 可以说,陈光标是明星级别的慈善家,他的一举一动自然引起各界的关注,他每一次高调的慈善秀肯定都会惹来正反两方面的声音。有人说他“高调作秀”,但做慈善了正常宣传或者说高调宣传有什么不好呢?陈光标的公司本质上是个慈善企业,我们为什么不能容忍他在“中国首善”的光环下赚些钱呢?因为他赚的钱大多数都捐给社会了。陈光标到底招惹谁了?广泛的网上民意调查都显示,高调慈善可以让他成为慈善榜样,从而带动更多的人投身慈善事业。大家可以搜索哟一下,从汶川大地震开始,陈光标这一路走来做了多少善事?又带动了多少企业家加入到慈善行列?陈光标是中国慈善的一面旗帜!▲ 责任编辑:朱启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