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森认为,现在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设分支机构都要考虑北京,加上金融监管部门在北京,所以北京在金融监管和信息沟通等方面具有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2015年北京金融业资产规模达到111.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较2010年末累计增长73.1%。北京法人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和人才质量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北京的金融业规模与上海相差不大。2015年上海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052.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6.23%;北京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926.3亿元,增长18.1%,占GDP比重为17.09%。 不过,此前中央给北京的定位只有科技、文化、国际交往、政治中心,并没有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 有专家指出,北京提出的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只是地方规划,这与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定位,作为国家给出的定位不一样。 京沪可差异化竞争 北京在上述规划提出,要支持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在京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资本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内资和外资机构依法申请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丰富国内银行卡清算市场主体。 此外,还支持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建立“一带一路”战略联盟,通过共享跨境金融平台,包括设立境内外分支机构、离岸金融中心、鼓励在京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推动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 北京还谋求争取各类外汇管理改革政策在京先行先试。推动在京进行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支持在京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发挥北京金融支付结算中心、北京金融信息中心功能,推动监管合作、监管理念统一,加强区域协同监管。 上述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业务,与上海以打造全球人民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资产定价中心和支付清算中心为目标的业务类似。 上海也提出要基本建成功能完备、实时高效、风险可控的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扩大跨境人民币融资渠道和规模,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促进人民币资金跨境双向流动。探索开展人民币衍生品业务和大宗商品服务创新。 交通银行发展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认为,以后上海可以在人民币的国际清算与支付业务方面更突出,北京则可以在人民币的国内结算方面更加突出。 上海目前的金融市场更完整,有股票、债券、期货、货币、外汇、黄金、保险等多层次金融市场。北京没有股票、外汇等交易市场,但是也有一些产权交易所等。 北京还将做大做强一些交易市场,比如要继续推动全国股权投资中心建设;做大做强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中国林权交易所、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等全国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提升北京国家债券市场中心功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人民币支付清算在京沪都可以做,全国可以搞两个结算中心。但是,要注意各种交易市场未来发展方向是公司化,这些市场的交易要看具体探索,有人交易就有发展,没人交易建了交易所也没多大意义。▲ (原标题:北京“十三五”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专家建议与上海差异化竞争)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