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为这两者是矛盾的。电子商务其实可以更好的推动营销人员去开展他们的事业。”他认为,营销人员的核心价值并不是带领消费者去填表格或者走书面程序。有了电子商务工具,他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打造公司企业品牌上,更好地去宣传公司的产品及服务消费者。事实上,安利在全球一共有1000多名IT人员。他们的职能之一便是帮助营销人员提升销售业绩。目前,安利在中国一共有30万活跃营销人员,其中包括全职和兼职。 安利大中华区电脑资讯副总裁杨醒雄的解释或许更为直观。他说,在没有网购的时候,安利营销人员得知顾客的需求后,得先坐车两个小时到店铺,买完东西之后又花两个小时把产品送到客户那里去。但现在有了电子商务,营销人员可以直接网上下单,拿货后直接去客户那里。原本耽误在路上的四个小时就可以用来多找客户、跟客户聊天、了解他们的需要。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刘宇刚在保健品营销方面有多年经验。他认为,传统企业做电商大多有三种路径:开设官网购物通道、在天猫等网购平台开旗舰店、交给经销商做。安利选择的是第四种:将电商嫁接于直销模式。显然,这并非传统意义上B2C的电商,而是一种O2O即线上转到线下的模式。这个模式在触电的同时,小心翼翼地避免了对现有的直销体系可能带来的冲击。 要电子商务,不要B2C,这构成了安利特色的电商逻辑。事实上,早在今年三月,美国安利总裁德·狄维士 (DougDeVos)访华时就已经明确表示,IT手段只是被直销企业拿来帮助营销伙伴的工具,安利不会做B2C。目前,只有安利营销人员和优惠顾客能够在网上下单。 那,如果有非会员顾客要在网上下单购买安利产品时,怎么办?安利美国的实践是,根据顾客填写的地址为顾客指定一位直销人员,为其上门服务。 安利做电商其实由来已久。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家即将在2014年迎来55岁生日的美国企业需要跟上年轻人的步伐。这里说的“年轻人”既包括安利的顾客,也包括它的营销人员。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这是一个已经习惯了移动互联网的群体。在中国,安利大中华区总裁颜志荣就曾坦言,尽管现在这家美国企业主要营销伙伴的年龄分布是35岁到45岁,但再过十年,现在的80后和90后就将取代他们,成为安利销售队伍的中坚力量。这意味着,为了赢得未来的顾客和营销人员,安利接触顾客和与顾客沟通的方式必须做出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