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1月13日讯】(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的电商网站,那是个挺遥远的年代,据说工人还能分到单位的房子,但那时候的电商却只是少数前沿网络工作者的试验品;2003年,互联网泡沫在短暂的绚丽之后迅速破裂,电商行业在中国也几乎遭遇灭顶之灾;而渡过生存危机之后,中国电商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尤其是在2012年之后,中国电商呈现井喷之势,不但纯电商版图加速扩张,而且传统零售也依靠电商模式进行第二次产业升级,事实上,正是万达、苏宁等传统店铺的加入才让中国电商的井喷更具震撼性和审美性。 2014年,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算得上中国电商的里程碑事件,自此,中国电商进入“狂奔时代”,尤其马云的首富身份最具话题性。 在这个疯狂的年代,笔者朋友圈里出现了大面积地商品广告,每当我抱怨朋友圈的乌烟瘴气之时,他们总会把马首富搬出来,而且信誓旦旦地说:只要坚持下去,他们一定会实现梦想的。可以说,马云就像一粒伟大的哥哥,让整个中国电商都兴奋不已,特别是那些底层的电商创业者更是找到了坚持不懈的理由,一个“发财梦”就足以帮他们渡过这个“到处是梦”的8年了。但任何事物过热发展的时候需要些冷思考,更何况,绝大多数的电商依旧没能盈利,价格战如毒品般让他们欲罢不能。而电商大佬成功的背后又岂止是千千万万的败家娘们儿,还有众多中小店铺崩溃之后的残骸,如瘟疫般屡禁不止的假货生态链,以及投资人的一声叹息。我们不仅疑惑:中国电商真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吗?它又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改变中国呢?又或者,它根本没有资格干这些事儿! 医食住行,中国电商改变了什么? 现在,但凡提起电商都免不了要赞扬一番,毕竟,马云亚洲首富的身份实在太过耀眼,最流行的说法就是 “中国电商的黄金十年”,而“深刻改变城市,改变农村、改变世界”这些高大上的字眼也都频繁见诸于报端。这些稍显夸张的字眼在一个“过热”的环境中,普通人很难觉察出不妥,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崇拜情绪,但真正地冷静地罗列下清单,中国电商改变的东西好像也有限。 首先我们有必要明确真正要深刻地改变中国,不仅仅是让消费者买到便宜的袜子和面膜,更要针对“医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进行颠覆性改善。 不巧的是,中国电商在这些百姓的基本生活领域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更可悲的是,没能找准盈利模式的他们几乎疯狂地陷入价格战泥潭,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渐渐让自己脱离正轨,更何况,他们在颠覆传统之前,还要面对固有的利益集团,在这些大佬面前,电商就弱的可怜了。 拿最近热炒的“处方药电商”来说,虽然政策有些松动,但依旧要面对医院的垄断优势。比如现在医药电商提出的“打车商业模式”,也即消费者上传处方照片,发送给附近的所有药房,药房则作为“司机端”抢单,这个过程看似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毕竟,竞争关系会导致价格下降,但这个模式的难点在于“处方照片”的获取。事实上,一般医院会要求处方回收,普通消费者很难获得真正的处方,这也就意味着那个传说中的”万亿级金矿”依旧只能停留在理论中。2015年医药电商占1%还是2%尚未可知,但应该不会超过两位数的市场份额。除非总理亲自去鼓励,而且破除万恶的“以药养医”的制度。 如果说医药电商总理还能说上话,那么,中国的房价就不是总理能说了算的了,最起码上一个总理说了不算,而是他弟弟总经理说了算。现在,房子成为80后一生的奋斗目标,也是这代人命运中最大的悲剧因素。理论上讲,电商对房价是应该有一定的中和作用的:随着实体店铺的消失,大面积的商业用地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供需关系;而且电商之于销售最大的好处就是信息透明化,取消分级制度、中间环节,从而降低最终价格,但显然,中国的房地产已经超越供需关系,超越经济、商业领域,活脱脱一个社会问题。在2013年双十一实现销售额350亿元的壮举之时,任志强调侃道:350亿元也就能买几块地,意指嘲讽电商想要改革房地产是痴人说梦,是的,大炮说的没错。 相比之下,电商针对饮食的改善则相对较大。现在,吃货们能在网上买到各地的特产,也能通过微信获知附近餐馆的信息,O2O点餐服务也红极一时,加上团购网的搀和,消费者的权益正进一步扩大,笔者正常去德德轩自助烤肉要89元,但电商订票仅需39元。但中国的商业环境还是要把这个行业给灭了,前不久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点餐app背后的黑作坊,腌的环境与广告里的图片形成鲜明对比。有鉴于此,相关部门正模拟出台”饮食电商”规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这些网上美食需要有实体店注册,同时要经过认证审核,如此一来,低成本开店创造的饮食电商之繁荣就会迅速凋零。一个好好的行业愣是让人性的贪婪掐住了脖子,真让人扼腕叹息。 至于说出行方面,电商就只能是负能量了,消费者鲜有网上订车能便宜20%的,反倒是快递哥每天上演的生死时速给交通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而随着 “24小时送货到家”的流行,这个麻烦会越来越大。 假货泛滥,中国电商的良性肿瘤 想要颠覆医食住行的任何一个领域,中国电商都显得底气不足,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希望,但翻过利益集团的大山显然不是这一代电商人能办到的事儿。与其高喊着闹革命,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基本功。事实上,电商本身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价格战、物流瓶颈,还有假货问题。 其实,要做好电子商务有三项基本功:第一个是诚信问题,无论是传统店铺还是电子商务,无奸不商只是最低层次的竞争;第二个是支付问题,有很多消费者常常因不够方便的支付流程而选择退单;第三个是物流问题,不能及时送货会降低冲动消费的成功率。而中国电商的黄金十年,非常好地解决了支付问题,支付宝已然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一种购物情节,前不久,大家还晒了十年的账单,光这点情怀就能把客户粘性增加50倍以上,但剩下的两个问题充其量解决了50%,或许物流问题只是电商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相信随着物流系统的完善有望通过正常途径解决,问题不大! 而诚信问题就像中国电商的一个良性肿瘤,虽然是病,但远不致命,更可怕的是马上手术反倒有危险,但长时间不治疗迟早要恶化,更何况,历史也不会承认一个假货泛滥的商业模式深刻改变中国的。 据美国跟踪假冒产品公司NetNames的估算,某大型C2C平台上仍然有20%到80%的假货。面对中国复杂的商业环境,美国严谨的数字第一次产生了迷茫,显然,这个范围有点宽。但即便是按照20%的比例计算,这个平台上的假货依然是天文数字,同时,也说明了中国电商的诚信依旧是个不小的问题。 假货问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自春秋时代开始,商人们就在谷子里掺杂秕子来获取超额利润。纵观中国电商的飞速发展,有很大的原因就是用“低价”创造出的“冲动性”消费,而价格战就像泥潭一般让很多电商越陷越深,在找不到新型的商业模式时,商家就只能通过非常规的手段来维持生存,而痴迷假货就是最有效的生存之道;另一方面,之所以说假货只是中国电商的良性肿瘤,正在于中国消费者对于假货竟然有着旺盛的需求,正如马云嘲讽消费者想要花25元买一块劳力士的表并非无理取闹,事实上,对于一个喝得下三聚氰胺奶,吃得下地沟油的民族,再用点假货实在不用大惊小怪,也正是中国特有的心理状态才造成了中国电商与假货暧昧的关系。总之,打假会在短期内失血过多,但不打架长期来看就是灭顶之灾。如何平衡假货问题,是留给马云和电商大佬们一生的课题,这个课题做得不好,电商就永远没有资格改变中国。▲ (原标题:电商没资格改变中国?) 责任编辑:小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