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有数千万之多,由于居住国家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90后女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两年内登顶美乐家经销商从未企及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10月11日至13日,由道道舆情监控室和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电商 >

顺丰王卫反思: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

时间:2015-05-04 09:00来源:虎嗅网 作者:虎嗅网 点击:
2014年顺丰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举措,提出“嘿客”经营模式,收购全国各地优质的落地配企业…然而,在大刀阔斧地改革后,顺丰创始人、顺丰速运集团总裁王卫认为,

【直报网5月4日讯】(虎嗅网)2014年顺丰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举措,提出“嘿客”经营模式,收购全国各地优质的落地配企业…然而,在大刀阔斧地改革后,顺丰创始人、顺丰速运集团总裁王卫认为,这些创新有一半是失败的,在本文中他反思了失败的原因和未来的解决办法。原文来自深圳供应链,标题《顺丰王卫的最新反思:直面创新之路的挑战》,虎嗅编辑后发布。

2014年是顺丰成立20多年以来创新变革最多的一年,成立了很多事业部,开创了很多新业务,同时业务总量也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不过,虽然创新很多,但是在我看来,差不多有一半是不成功的。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前期准备、规划不够充分,表现在:

一是人才准备不足。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必须对这个领域方方面面的人才做好准备,而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所欠缺的。

二是承接落地出现偏差。我们都是统一用大网来承接新业务落地,这样就出现一个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新业务对于原来的人员来说,难度太大,需要改变的太多;另一方面,花大力气推广新业务,又会影响到传统业务的服务质量。

总的来说,2014年我们算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但是离真正的成功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不过有了这一年对各项新业务的学习和探索,2015年对一些不足的调整、对一些业务的优化更加明晰,前进的步子也会迈得更稳。

你所以为的“经验”不是“宝”,很可能是一种“包袱”

在2014年对新业务的探索或是转型过程中,所有同事的态度、看法和自我转型的程度是我最看重的。我们没有从外部引进太多专业人才,而是把许多机会留给了内部员工,就是希望我们自己的员工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多掌握一些适应变革需要的新技术,进而在新的机会当中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我们的很多同事背负的包袱太重了,限制了自己的发展。这个包袱就在于,过去我们是单纯地送快递,大家都习惯了这套思路和做法,不自觉地就把这一套做法套用到新的业务领域。我曾经对很多同事说,别把以前的经验当作是“宝”,你所以为的“经验”很可能是一种“包袱”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都要有归零的心态。背负太多“包袱”,我认为是制约我们2014年新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比较看重的第二个层面就是顺丰的文化。一直以来,我们引以为豪的顺丰文化,是一种尊重文化、一种包容文化。但是在一些新的业务领域,很多同事带着顺丰的品牌过去,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自负的感觉。这种“自负”让客户包括外面的很多人感到不舒服,别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你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不是自信而是自负,这让我感到惊讶,也很疑惑,怎么顺丰培养出来的人会这样?我们的很多新业务还都处于摸索阶段,应该很谦虚地去向别人学习,去跟客户探讨,而不是自以为是大企业就扮专家,让外界对顺丰留下不好的印象。

第三个层面就是在管理上对新业务有点失控。新业务的一些特点和操作模式要从头开始学起,这个我能够理解,但是在一些很基础的层面犯错误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在这方面我也在反思:第一个反思是我们的团队为什么会犯这些低级错误;第二个反思是整个集团在日常运作中为什么没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的苗头,防患于未然。要知道,哪怕是一些很微小的错误,时间长了也会引发大问题,从而让公司错失市场机会,造成较大损失。

今年的客户满意度?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越是在公司业务量高速发展的时候,越是对服务质量不能掉以轻心。一直以为我们都坚持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渠道去获取客户的真实声音。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客户声音获取、提炼的方法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数据的真实性,是有问题的。

不管是月度还是年度,从单纯的数字来看,都很亮眼,但是说实话,我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服务质量在提升,相反,我认为我们的服务质量在下降。

这件事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我们顺丰一直把诚信作为员工的基本行业准则,为什么公司内部的一些报表、数据还会出现作假的情况?这个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今年所谓的客户满意度上升是有一定水分的。这些数据,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出了问题必须改善。如何改善呢?首先我认为,从客户那里获取的声音必须及时、真实、准确,不然的话我们就不知道客户的真实需求或遇到的实际问题,改善服务也就无从谈起。另外,如果连客户的声音我们都不清楚的话,接下来我们又如何能推出更优质或者是附加值更高的新产品新服务,进而会影响到到整个公司的战略目标的达成。

所有人都喜欢看好看的数字,但是如果这些好看的数字不真实,反映不了实际情况,那么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需要自欺欺人,更不能对自我进行精神麻醉。真实的口碑来自好的服务,顺丰从成立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八九年是没有销售团队的,业务推广靠的就是口碑,客户的口口相传是我们最有影响力的销售模式。现在专业的销售团队已经成立三年多了,但是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口碑,以口相传的精神遗弃掉了呢?这是所有顺丰人都需要反思的。顺丰的品牌价值必须靠服务质量是做支撑。

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

有人问我,在公司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其实在我看来,最大的难题既不是公司30多万人的管理问题,也不是转型过程中的策略方向问题,而是在目前公司利润稀薄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在降低前线员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其收入甚至提高收入的问题。

快递行业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业,前线收派员同事的日常工作尤其辛苦,如果我们不能从出卖劳力赚钱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那么顺丰就不算真正蜕变成功。2014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这方面推出一些好的解决方案。希望2015年不仅能出方案,还能开始落地执行,进行试点。我真的不忍心看到我们的员工过于奔波过于辛苦。

为什么从2014年开始,我们要尝试很多新的增值服务,有些同事可能没真正领会公司的战略意图,其实我们是想寻求新的业务模式来创造更多的效益,然后压缩一线员工的工作时长,降低其劳动强度,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故意来折腾大家。我一直认为,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接下来我们的赚钱模式要从手脚过渡到嘴巴,从体力转向脑力,从注重公司品牌形象转向开始重视员工个人形象品牌。

必须朝向这三个方向转变,而真正实现转变的基础,就是我们每位同事都能够转变思维,积极配合公司的战略落地。转过来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尝到成功的甜头,顺丰整个团队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