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不少人颇有微词的是,一直到4月7日晚间,财政部网站才发布了跨境进口电商正面清单。清单内包括1142个商品项目,主要是国内有一定消费需求,可满足相关部门监管要求,且客观上能够以快件、邮件等方式进境的生活消费品。 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一起公布的还有这样一句话:清单将根据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 新政给出一年过渡期 许多企业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跨境电商新政来得太快太猛,准备时间太过紧张。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下沙园区(以下简称“下沙园区”)方面曾表示,“3月24日才明确的跨境零售进口税,4月7日晚上才明确的《进口商品清单》、《跨境进出口监管事宜》等政策的密集、快速地出台,十几天要求电商企业改变两年多来的商业模式及平台逻辑架构,几个小时的时间要改变上万种商品的大数据设置,给予企业调整的时间是不是太短了一些?” 河南省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平当时表示,新规出台没能给商家足够的过渡期,郑州保税区内,大部分商家都在连夜甩货消化库存或者想办法将货物转移出去。“郑州保税仓内70%的货物都受到了影响,这是超出我们预期的。” 天猫国际副总经理邢悦也曾表示,作为电商企业,大家都非常欢迎缴税透明化,但他们担忧的是,一旦将跨境进口电商视同一般进口货物管理,意味着过去两年跨境创新监管模式被推翻。 影响远不仅于此,“受伤”的还有那些正在积极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商家。值得注意的是,4月7日晚间公布的正面清单中的商品不包括首次进口的化妆品、生鲜、不属于普通食品的保健品,以及未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等。 以保健品为例,其一度是跨境进口模式的最大受益者。此前欧美保健品几乎很难进入中国市场,因为走一般进口不但品类有限,且渠道费用相当高。某德国品牌商家曾表示,一旦保健品某些品类或者全部品类不在正面清单内,相当于“刚打开一个窗户,又给关上了”。 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旗戟认为,海外商家、跨境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对新政的担忧并不是税收本身造成,而是由政策不确定性造成。 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空港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林智勇看来,税改对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影响非常大,之前利用行邮税有很大的“套利”空间,调整之后对中小进口电商影响很大,随着价格优势不在,将致使90%的中小跨境进口电商退出市场。 由于税改新政没有设置缓冲期,诸多新政细则没有明晰,可能对于行业,甚至对希望进入中国的海外商家都会造成困惑和不安,一时间,业内呼声强烈。终于,跨境电商在经历了46天的“提心吊胆”之后终于盼来了新政“缓刑”。5月24日,海关总署正式下发《关于执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新的监管要求有关事宜的通知》,给出了新政监管过渡期,过渡期内在上海、杭州等10个试点城市,继续按照税收新政实施前的监管要求进行监管,过渡期到2017年5月11日前(含5月11日)止。 一年之期能做什么? 尽管如此,一年之期仍相当于一把悬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这期间,跨境电商企业要想更好地活下去,必须找到各自的应对之策,或是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这种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今后不能再依靠部分爆款商品包打天下,整体重心应从母婴产品向美妆商品转化,同时拓展日用百货、饮食以及电器类商品。 洋码头CEO曾碧波称,洋码头将坚持以买手制平台发展,从满足消费者海外购物的多元化需求出发,不断扩充买手资源并夯实买手服务,力求通过更多元化的商品选择与买手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来应对税改新变化。 为应对政策变化,网易考拉海购等跨境电商平台也在和政府努力沟通,争取将政策往更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方向转变。虽然税负不可避免,但网易考拉会尽力减轻对于消费者的冲击。“我们能做到的是从供应链上尽量减少对消费者的冲击,我们尽力去缩减中间的消耗成本,通过大批量采购把平均成本往下拉一点,通过走更多销售量的方式来减少消费者的负担。”▲ (原标题:跨境电商新政给一年“缓冲期”能否“缓”出个未来)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