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2月9日讯】(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芝麻信用对于生活场景的使用采取免费,而对于金融机构,则采取收费模式。不过,它的挑战在于,通过大数据提供的评分是否能够准确区分风险,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将直接触及到芝麻信用的商业模式。 日前,支付宝推出了新的社交产品“圈子”,意在扩大支付工具的社交关系链。不过,这个横空出世的产品却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在部分圈子设置的门槛中,只允许女性发帖,男性用户只能打赏和评论;而芝麻信用低于750的用户甚至不能评论,只能打赏。 这一规定让“芝麻信用”站到了风口浪尖。许多用户纷纷更新支付宝版本,并讨论如何提高芝麻信用的分数,甚至出现了一些“刷分”的攻略,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蚂蚁金服涉嫌滥用征信数据。 12月8日,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芝麻信用评分严格限制在经济信用相关场景使用。“芝麻信用的分数与经济性的评价有关,不会做任何道德层面的评分。我们也不应该据此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它只是商家作为风险控制的参考因素。我们也看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道德可以被量化评价。” 如今,支付宝已经关闭了一些打擦边球并引起批评的圈子。对于芝麻信用来说,征信使用的边界在哪里,依然需要反思。 使用边界 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客观呈现个人的信用状况,已经在信用卡、消费金融、融资租赁、酒店、租房、出行、婚恋、分类信息、学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等上百个场景为用户、商户提供信用服务。 不过,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它的使用也引起过争议。2015年9月,芝麻信用分曾经面向750分及以上的用户开展营销,这些用户可以享受首都机场国内快速安检通道(CIP安检通道)。活动展开不久,央行随之对这个营销活动进行窗口指导,这项服务不得不中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