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混杂 原材料等问题限制了保健酒消费市场 近年来,在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渲染下,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关注都越来越高;在高消费水平的支撑下,追求健康的方式也多样化。保健酒作为经过国家认证的具备养生保健功效的日常消费品,也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目前,国内保健酒行业也是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继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国内酒业市场的第四大市场。然而保健酒行业却一直处于鱼龙混杂的局面,原料问题、宣传问题、产品自身等极大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6年7月31日发布通告称,51家企业因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称“伟哥”的药品成分)等化学物质,并在产品名称、标识、标签上明示或暗示壮阳、性保健等功能,现已被要求立即停止生产,并召回全部在售产品。这条通告无疑是落在保健酒行业的一枚核弹,炸开了保健品产业乱象的一隅,同时也让众多消费者对保健酒望而却步。据悉,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51家上黑榜单的企业只是行业内的冰山一角。在利益驱使下,很多保健酒、配制酒企业任意的添加违禁物品,这给消费者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国家相关部门对保健酒、配制酒行业的监管力度小,该行业门槛低,而且行业标准也比较混乱,很多小企业是小批量生产,经常出现停产的情况,这也给监管带来一些不便利。 原料问题造成保健酒备受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的质疑,而保健酒的原料主要是白酒和药材,除了保障白酒的品质,保健酒未来的竞争将是原料药材的竞争——药材地道,保健酒才会纯正。GMP标准化的核心就是对保健酒原料药材的质量和品质进行控制,原料道地是保健酒行业能否做大国内市场、能否打入国际市场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