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宝莱董事长郑群怡:如

康宝莱董事长郑群怡:如

近日,康宝莱品牌快闪店正式启动,直销企业为什么要开快闪店?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

宝哥:从80到4000,数字背

宝哥:从80到4000,数字背

 6月,是三生的嘉年华活动月。在3场庆典大会结束之后,有近4000位三生家人正在泰国

圣原谭杰强:扎硬寨,打

圣原谭杰强:扎硬寨,打

前不久,一个媒体朋友问我,圣原自成立到现在,带给业界的是一个低调、神秘的印象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观察 >

谨防退保理财骗局 高收益理财或涉嫌非法集资

时间:2018-06-08 10:14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中国经济网 点击:
对保险消费者来说,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保险功能,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另一方面不要受高息理财诱惑,以高收益为卖点的“理财产品”,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提前退保转购“高收益”理财产品不靠谱——

谨防“退保理财”骗局

【直报网北京6月8日讯】(中国经济网)对保险消费者来说,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保险功能,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另一方面不要受高息理财诱惑,以高收益为卖点的“理财产品”,可能涉嫌非法集资。同时,不要轻易出示保单和身份证件给他人,或交由他人代为办理退保手续,谨防不法分子借机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继续行骗——

近日,不少保险客户向经济日报记者表示,经常会接到一些假冒保险公司名义的电话和短信,劝其退掉保险合同,转购理财产品。“打电话的人自称是保险公司客服,劝我提前退保,转购推荐给我的理财产品,并承诺保本保息,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12%。”一位保险客户说。

据了解,这是非法第三方平台将获客手段转向了传统保险行业的“新动作”,包括直接冒用保险公司名义、诱骗客户“退保理财”等,涉嫌非法集资。自去年以来,上海警方就已查处多起假冒保险公司名义,通过信函、短信、电话等方式诱骗保险公司客户退保,然后转购违规理财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因此,对于此类“退保理财”骗局,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高收益陷阱”套路深

记者调查发现,“退保理财”诱骗套路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非法集资人员谎称自己为保险公司客服,并表示保险消费者持有的保险产品收益较低,以“客户售后服务”“保单收益升级补偿”“赠送礼品”等名义推荐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第二步,强调退保转购可获贴息、领取旅游券等福利,百般诱导保险消费者办理退保,转购所谓的“理财产品”。

不难看出,非法集资人员承诺的“高收益”是骗局得以成行的主要诱因。“以人身险产品为例,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给出的预定利率为3.5%,而非法集资人员向消费者推销的违规非保险金融产品,动辄给出10%甚至12%的年化收益率,并以‘保本高收益’引诱消费者退保转购这些产品,从而致使很多人上当受骗。”一位资深保险从业人员对记者说。

中老年人更是成为非法集资的目标人群。由于中老年人对互联网第三方理财平台知之甚少,容易偏信“互联网金融高额利息”等宣传广告,面对违规产品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加之现在老人们多是独居,身边没有子女帮忙出主意,很容易被诱惑购买违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本息全无。

保险消费者之所以频频中招“退保理财”骗局,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其信息资料被非法集资人员所掌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保险公司的系统存在漏洞,导致保险消费者的信息被泄露。此前就有曝出某互联网保险公司网站因源码问题,公司数据库能够被直接访问,大量敏感信息随时伴随盗出风险。另一方面,公司工作人员在离职时,会私自把信息复制一份,包括客户姓名、电话、地址、购买保险时间、投保人姓名、被保险人姓名等内容,用于获利。”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事实上,客户投保信息被非法买卖一直是保险行业的顽疾。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大数据所蕴含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保险客户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买卖也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据透露,包括客户的车险、寿险、年金险等投保资料,被非法廉价出售时,1万条信息约500元。这也暴露出目前险企在信息管理、内控风险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风险防范不可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保险公司本身有足够动力去维护客户的信息安全,在同业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特别对于续期保险,一旦客户信息被竞争对手知悉,很可能出现客户被撬走。除了险企需要强化内部风险体系,外部监管也要跟上,内外联合才能更好消除行业隐患风险。

今年4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保险从业人员违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若有保险销售人员向您推荐非保险金融产品,请提高警惕,查验相关资质。

5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保险分红”骗局的风险提示》,强调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消费者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谨慎办理退保或保单质押,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退保”或“被理财”。

同月,江苏保监局也针对“退保理财”骗局发出消费提示,从三个方面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退保理财”骗局:

首先,要正确认识保险功能,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尽管部分人身保险产品兼具投资功能,但其本质仍属保险产品,以保障功能为主。建议保险消费者谨慎退保,以免失去保险保障。

其次,不要受高息理财诱惑。以高收益为卖点的“理财产品”,可能涉嫌非法集资,保险消费者要拒绝相信高息“理财”和以保险公司名义承诺的高额回报;拒绝被赠送礼品、“先返息”等诱饵打动;拒绝与销售人员以个人名义签订投资理财协议以及销售人员以个人名义出具收据等。

第三,不要轻易出示保单和身份证件给他人。保单属于有价单证,个人身份证是个人身份证明,请务必妥善保管,切勿轻易对他人出示或交给他人代为办理退保手续,谨防不法分子借机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继续行骗。

对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业内专家建议,当保险消费者遇到可疑邀约时,可以通过查看销售人员是否持有执业证书、所售产品是否为合法保险产品、销售人员所属公司地址是否为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地址等,以确保不会上当受骗。保险消费者如遇“退保理财”骗局时,建议留存相关证据(如销售过程的录音录像、相关单据等),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原标题:谨防退保理财骗局 高收益理财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责任编辑:佟佟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