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4月11日讯】(央广网)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自愿投资49800进入发展层,发展1-3名投资人,就有机会获得上百万元的回报,若反悔,还可以“随时”退出,退出时能获得六万元,等于“一进一出”就能赚1万多元。无风险高收益,一看就又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却有不少投资者深陷其中。 民间互助理财、民间自愿互助理财,这些理财方式你听说过吗?近日,有多位四川绵阳的投资者向《天天315》栏目组反映,他们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一个“民间互助理财”组织,这个组织打着“互助养老”的名义靠拉人头返利赚钱,不少人投入几十万元后,利息一分没返组织者就不见踪影,本金也不知去向。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投资者向当地警方报案。 “民间互助理财”听上去好像是哪个银行卖的理财产品,但其实是个传销陷阱。所谓的“民间互助理财”到底是如何设局拉人的?来关注几位投资者的真实经历。 四川绵阳投资者李先生(化名)2016年被朋友多次拉到四川绵阳市涪城区洞天公园的洞天食尚、涪城区杨家镇皇元宴会假日酒店、山东省乳山市等地的酒店,去参加“民间自愿互助理财”的理财讲座,或者行业酒会。会上会下,多个人向李先生介绍一个名为“民间互助理财”的养老项目,多个人都称这个项目是国家扶持项目,项目地点在山东乳山市,投资49800元,两年内便可获利120万元,并拿出了所谓的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等材料。 李先生在多人的怂恿下,最终选择加入投资队伍。“他们说跟养老保险差不多,年轻的交钱,老一辈的领钱,实际上就是后面加入的人交钱,前面加入的人领钱,名称就叫做民间互助理财,前后我个人就投入了40、50万。在加入之前,他们承诺会保住本钱。但是进去之后没多久,四个股东就卷钱跑人,集体失踪了,根本联系不上。” 四川绵阳投资者王先生是被老乡以帮助包揽工程为由,强拉硬拽加入“民间互助理财”投资队伍的。 王先生告诉记者:“我老乡说他有个项目讲座,能不能帮他听一下,我说不感兴趣,对这个东西也不懂。后来三天,每天有不同的人,多个省份的,包括什么‘公安局’的、‘派出所’的都是退休人员,他们跟我说,这个没事,不是骗人的。然后我老乡说,‘保证你回本,不会让你吃一分钱亏,投资49800万,就算后悔不做,都会给6万块钱’。” 记者:投给谁呢?对方是谁呢? 王先生:他说是山东市政府搞的一个“民间互助理财”,说是一个什么养老项目,是国家搞的,还有红头文件,什么东西都拿出来了,我就越来越相信了。 王先生介绍,加入前这个项目的组织者要求新人要先上培训课,在培训课上,所谓的讲师会反复介绍如何轻松获得高额回报,能够加入的人何其幸运等内容。“上5-7天课,他说一次性投资49800,一家人不能多投,只能投一单。刚去我是在发展层,之后13个人能找到27个人就翻盘,翻了后我就能上了一层;后面再翻一盘,又找27个人,不找人就让你弹出去,弹出去的话是6万块钱回本。我说万一后面没人不就是“死掉”了嘛,他说哪里会“死”,你不叫人,别人叫,13个人找27个人。 根据投资者提供的一段录音证据资料,该项目的组织者介绍这个“理财项目”时称,这是老百姓相互帮助、团队运作的一个“理财项目”。其有四大特点,第一,自觉自愿;第二,可以随时退出,“回家想想后悔了,可以退钱”。第三,“绝对”保本。第四,团队运作,没有单打独斗。 组织者还称,这个“行业”对于加入的人员会进行“优选”。优选的是40岁—62周岁,人品好、有担当的健康人士。不选的是国家人才、在职人士,退休的可以,还有不选威海本地人。不让本地人参与,是因为项目太赚钱,发工资一发就是几十万,担心投资者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这个所谓的“理财项目”到底怎么赚钱?组织者称,“这个行业是‘一进三出口’,投资者一次性投资49800,投资过后绝不会让重复投资,投资者有三个出口:第一个出口是1-7天内的犹豫期,7天之内后悔了想退出的,会退还49800。第8天49800将会被分配。如果在第一个出口没退但又后悔了想退出的,那么就等第二个出口,即“B点弹出”,如果没有带进来一个朋友就会被弹出,在这个出口是拿6万块钱,多拿10200的资金利息。第三个出口是成功出局,也叫‘完美出局’,如果投资者能带进一个朋友,能挣63万;第二个朋友如果带入两个朋友,就是126万,3个朋友189万,N个朋友N个63万……” 据王先生介绍,他加入前,这个项目的组织者宣称,一次性投入多次回报,不发展人也能拿到6万元,但王先生投入49800元后没几天,组织者又宣称为了能够快速获得120万元,需要再次投入资金“抢点”。为了能够尽快赚到钱,王先生又再次投入资金,在之后他就越陷越深,本来不打算发展人的他,为了尽快赚到上百万,他又邀请亲朋好友来听课,并加入了投资队伍。他以为很快就能拿到高额回报,没过多久却听到噩耗,利息一分没,返组织者就不见踪影,本金也不知去向。“他们说,4个管理人员把里面的钱全都分了,跑了。我们坐飞机过去,发现他们住的地方人都跑光了。好多人都陷进去了。” 目前为止,已有不少投资者向山东乳山市银滩公安机关、四川绵阳市公安机关报案。山东乳山市警方向记者透露,“民间自愿互助理财”“民间互助理财”都属于传销骗局,警方已经抓获多个传销头目。 山东乳山市警方:不是有一个组织,有很多组织。 记者:它这个组织是叫“民间互助理财”? 山东乳山市警方:都叫这个名字。 记者:是理财项目还是传销组织? 山东乳山市警方:肯定不是理财项目,是传销组织。这个“民间互助理财”燕郊也有很多,我们这边跟那边差不多。 记者在网上搜索河北燕郊传销问题后查找到相关信息,据河北省三河市公安局通报,2017年9月,河北省三河市公安局抓获30名“民间自愿互助理财”传销头目。 据河北省三河市公安局通报,2017年3月20日8时许,市民李某某等人报警说:顾某某、陈某等人以“民间自愿互助理财”资本运作为名,在三河市燕郊开发区某小区拉人头,发展下线,进行传销犯罪活动。接到报警后,三河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对报案人反映的问题展开调查。经查,该传销组织由下往上划分为六个级别分别是:发展层、A岗、B岗,C1级别、C2级别、C3级别,其中顾某某属C2级别,陈某属C3级别。民警掌握了相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信息后,将犯罪嫌疑人顾某某抓获。经讯问,犯罪嫌疑人顾某某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事实供认不讳。 2017年9月14日,三河市公安局民警获得重要线索:犯罪嫌疑人陈某将返回江苏省淮安市老家,遂再次与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经侦大队取得联系,在淮安市淮阴区某小区将犯罪嫌疑人陈某抓获。经讯问,犯罪嫌疑人陈某(男,江苏省淮安市人)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事实供认不讳。 如何识别传销?警方提醒,警惕规则复杂、名头响亮的投资项目和经济活动,这其中往往隐藏着传销陷阱。传销行为无论怎样改头换面,都少不了交纳入门费、发展下线、按照参加人员数量获取提成等特点。一旦加入其中,不仅容易陷入违法犯罪当中,也会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危险。一旦发现传销活动,应当立即向公安、工商部门进行举报,以防坠入传销“陷阱”,遭受不应有的财产损失。 大多数投资者现在都十分懊悔卷入了这样一场传销骗局,多个人告诉记者,这类承诺无风险高收益的所谓的理财项目,一看就有猫腻,但冠上国家扶持项目的名头,披上互助养老的外衣后,真是难以看清真相,才误入传销组织,进入后想着已经投入一笔了,拿不回来,也还想多赚些,后来就越投越多、越陷越深,别人怎么劝都没用。直到组织者卷钱跑路,人才清醒过来。为什么进入传销的人会难以自拔?关于这一问题,北京市潮阳事务所律师裘叶说,首先现在的传销组织会对投资者有一个定位。第二,他们会通过一些熟人介绍,而不是向陌生人宣传某个项目,他们都会现身说法。第三,他们会选择在很高档的酒店或者度假村进行讲解,但是讲解的过程中,他们完全不会提可能存在什么样的风险,只会说有多少收益,而且在那种特定的氛围之下,很多人可能就会被洗脑了。而且很多组织会要求投资者不能跟别人说,要保持一定的范围性,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久了之后,投资者就会陷入圈套,陷进去之后,直接割肉出来可能十分困难,所以就会不停投入,结果就越陷越深。 现在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被骗的钱款还能追回吗?对此,北京市中简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晓认为,从理论上来讲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因为在公安机关介入之后,如果确认它是犯罪行为,一是会追缴其违法犯罪所得,另外也会涉及到一个退赔的过程。这一案例首先是一个很典型的传销模式,最后这四个人之所以会忽然跑路,应该是因为资金链已经断裂。在这样的情况下,钱可能已经被他们用完,所以投资者的钱是不太乐观的。 如何识破冠上国家扶持项目的名头,披着互助养老外衣的传销骗局?如果误入了该怎么脱身?裘叶表示,对于所谓的国家扶持项目等,一个谨慎的消费者前期是要进行很多考察工作的,需要去考察他宣传的内容是否真实,而且要通过多种渠道去进行了解,例如可以去国家的某个部委官网查一下是否有这个项目,对于这些信息,投资者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 目前变相传销,尤其是以保健品、收藏品、投资等为载体的骗老类传销这类传销事件层出不穷。有些传销组织不仅给老人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其身心健康,进而破坏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类似的传销行为为什么会屡禁不止?是不是监管难度很大?裘叶指出,传销组织无论以某种名义来进行宣传,实质上就是收钱最终跑路路,在前期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监管部门可能很难去判断。而且现在传销组织用上了一些理财类或者金融类的方式,前期很难判断它到底是一种普通的民事行为、金融类的投资行为还是违法犯罪的传销行为,等到后期有人发现是个骗局再去举报,这时项目的状态已经比较大,包括进一步去查实到最后定性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对于监管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现在基本上是事情出来之后监管部门才介入,但很多情况下,消费者的投资利益可能已经受损,最后能否追回来钱也非常不乐观。 裘叶认为,监管现在有点滞后,应根据不同的渠道,前期进行相应的监管,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监管部门什么时候介入会更好一些?有没有可能提前介入呢?胡晓表示,现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网络支付的便捷性也让这种骗局很快得到扩散,很多传销组织还会利用股权投资、金融互助、共享经济等新名词进行欺骗,如果投资者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就很容易上当。而普通的投资者进去传销以后会变得贪婪,这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帮凶,很多明显可以预见的风险和行为都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不会主动去寻求监管部门的帮助,问题就很难及时得到遏制。 如今传销案件有新变化,新型网络金融传销案件屡见不鲜,这些传销行为有所谓的金融性、隐蔽性、跨区域性,监管确实存在一些难度,那么如何监管网络金融传销才能有效遏制传销行为?裘叶律师认为,网络传销案件相关部门有相应的预见,比如通过设置一定的热词,或前期有一定的搜查或搜索能力,但是要明确的是因为它披上金融性或者其他的“外套”,所以在核定事件到底是违法行为,还是普通的金融投资情况,要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因为有这种行为就直接定性,所以确实前期在做工作的时候有一些困难,但是现在监管部门也在加大监管力度,设置一些工具,如果后期确定才有相应的动作,但这除了监管部门之外,也需要普通消费者提高理论或者认识。裘叶律师提示很简单的一点,“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可能存在的,比如消费者投入49800元,什么都不用干,就能拿6万元钱,这个利息明显高于银行,这个时候就应当有一定的警觉性。人们经常说高风险意味着有高收入,但是什么风险都没有仍然有高收入,这时应该有个提醒意识,希望消费者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 消费者选择投资项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裘叶提醒,首先要看项目所宣传的东西符不符合自身实际,比如银行理财前期会给消费者做调查问卷,确认消费者承担责任风险有多大。第二,对于目前宣传的很多高收益产品,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明白“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那么这些风险消费者能不能承担?如果自身承担不了,那么裘叶建议还是不要参与这些所谓的理财或者投资行为。第三,目前这种投资行为需要消费者一定的知识结构,而不是随便都能够加入且成功获利,所以这一部分还是要提醒消费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给予实际考虑。 针对这个问题,胡晓律师提示要记住四个字: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有最基本的两个层面,从法律层面可能要看一下这是谁发的产品,是不是正规金融机构;第二,在签约过程中有没有必要的风险提示,不管是投资有风险的警示语,还是落实到合同中有没有显著的、醒目的风险提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多半是有问题的。从财务分析层面看,消费者要考虑下投资的项目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在支撑,要分析一下它在多长周期内能提供多大的产品回报。 (原标题:揭秘新型传销骗局:“民间互助理财”如何设局拉人) 责任编辑:佟佟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