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1月4日讯】(北京商报)在经历了17年的寒冬后,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迎来收获。国内原创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九期一”11月2日正式获批。据绿谷制药董事长吕松涛介绍,“九期一”即将于本周四投产,并在年底前铺到全国渠道。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目前已有多家药企进入3期临床试验或审评阶段,可以预计的是,接下来将有更多的治疗药物陆续面世。
预计年底覆盖全国 11月2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以下简称“AD”)新药宣布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该药名为“九期一”(甘露特钠,代号:GV-971)。 对于药品的生产情况,吕松涛表示,GV-971即将于11月7日投产,并将于12月29日前把药物铺到全国的渠道,让中国患者受益。从明年起,将进行上市后研究。“浦东新区提供了40亩地用于产业化,今年内动工,如果三年能够完成建设,可以满足200万患者用药的销售。”吕松涛说。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患者不能回忆以前学到的信息,思维和判断受影响,会相继出现相关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高晶介绍称,目前,医学上尚无彻底治愈老年期痴呆的方法。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只能达到改善脑血流量、促进脑认知功能恢复的作用,不能彻底治愈病症。 此前全球获批上市的AD药物仅有5个,即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美金刚以及多奈哌齐+美金刚复方制剂。然而这些治疗药物的效果也仅限于改善症状,并不能延缓疾病的发展,也不能治愈疾病。 2019年,曙光终于来临。阿尔茨海默症研究机构Researchers Against Alzheimer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里,处于第二阶段临床试验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数量增加了17%,从58种增加到了68种,其中8种药物将在未来五年内投放市场。 十天前,被誉为“历史性突破的”的阿杜那单抗宣布计划于2020年初向FDA递交阿尔茨海默症在研药物的生物制剂许可上市申请。如果获得上市批准,阿杜那单抗将成为全球首款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症临床症状的药物。随后,其研发公司百健市值大涨近108亿美元。 而在国内,AD药物也频传捷报。京新药业6月5日公告显示,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的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已经获批。其他的在研企业还有北京四环制药;华海药业的盐酸多奈哌齐片也已被纳入优先审评,机构预测今年四季度能够完成审批并上市;此外,绿叶制药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的石杉碱甲缓释片处于3期临床试验,双鹭药业的泰思胶囊处于3期临床试验。研发投入累计近3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