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三 商场自营 百货企业要对消费者需求有精准的定位,对运营者是巨大的考验。 发展自营业务已经成为百货企业们寻找新利润的一项积极尝试。 传统的百货业与品牌商所采用的是联营模式,品牌在百货公司的商场里设立专柜,产生销售额后,双方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比例分成。自营则让百货店转变角色,从“房东”摇身变成充满话语权的“掌控者”。 相比国际同行,中国百货企业自营比例仍偏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德勤中国近日联合发布《中国零售力量2013》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百货企业的自营比例仅为5%到8%;而欧美和日韩的百货企业自营商品比例超过30%。 尽管联营模式弊端多多,百货业自主自营的转型在我国却进展缓慢。更多百货商对于自营的转型仍有实验的意味,并未大规模地复制推广。2012年,银泰百货成立自营部,并尝试“买手模式”运营自营品牌;广百股份与香港六福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绕过中间商首次试水珠宝直接代理业务;新世界百货公司在今年4月开设了第一个自营的品味时尚生活品牌LOL。 商场自营模式对运营者是巨大的考验。业内人士指出,在联营模式下,百货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商场运营,而在自营模式下,百货企业要对消费者需求有精准的定位,并担负起采购、商品管理、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的重任。 点评: 尽管提升自营能力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增长潜力,但加大自有品牌投入,也意味着资金压力增大及经营风险增加,完全自营是“死路一条”,主打买手制的NOVO百货关闭多家门店就是最好的明证,有人指出“商品的品类越来越多,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在发展自营业务中,很多百货商城都过不了资金关”。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百货业转型自营模式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懂品牌的“买手”,而从日本、韩国的经验中可发现,一线大城市的百货店很难做到完全自营,应该探索自营与联营结合的新模式。▲ (原标题:传统零售商向直销学习 体验成救命稻草) 责任编辑:王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