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么多企业都钻了这空子吗? 记者试着联系了被通报中的几家企业,其中就有企业表示正在复核,抽查到的产品复查后并没有质量问题,现正积极地与食药监总局进行申诉,而有得企业表示正在进一步核实中,抽查到的可能是假货,并表示企业很注重产品品质。 还有一些企业并未表态。 申报流程存在问题 但最主要的仍旧是企业内部监管 此次防晒产品“黑榜”爆出后,也有一些从业人员认为特证许可与审查的效率低,且政府机构的技术落后等问题,也是致使持有特证的化妆品企业没有履行重新申报手续的原因。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从业人员这样告诉记者:“以前化妆品申报是在卫生部门,说实在的,监管部门在资料申报上的审查方面也不是很严格,尤其是以前卫生部专家评审存在专家不专业的问题。监管职责转移到食药监部门后,有些衔接工作处理的也不是很好。比如说,原来在卫生部门对产品全成分的要求上,当时由于已使用化妆品成分表不完善,也没有要求标注全成分,防晒产品在审查时主要关注防晒剂的含量和防晒指数。另外已使用化妆品成分表多次调整、变动,原来申报产品的成分在名称上或使用要求上发生了变化,这导致有些产品在换证时不得不调整成分。” “但是,”他继续说到,“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企业对产品进行成分调整升级未能重新申请,也是存在违规的侥幸心理吧。作为企业,我觉得一方面法规既然这么定了还是要遵守,这是底线,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具有市场前瞻性;其次,企业要不断探索法规改进的可行性并联合起来向政府监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申报特证时间长,而化妆品行业的特点就是市场变化快,有的产品等不了一年半载,企业就先会先上马,然后再去做备案,说到底是企业不重视。”相关行业人士表示。 事件既出,我们能做的除了积极消除影响,恐怕更主要的是“善后”的工作: 1、改正错误,召回不合格产品; 2、重新备案,产品再上架; 3、如果有涉及到虚假宣传的,亟需改正; 4、除了防晒产品外,祛斑、脱毛、美白的特证审批也需重视。 在这次大规模的通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外资品牌比例很小,这或许与抽查样本的选择对象不同有关。但据记者获知,日本等国家的防晒产品并没有“特殊化妆品”这一说,其在产品开发的源头就已经极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机制的不同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审查结果。而例如美肤宝等一些国产品牌也并未上榜。“化妆品企业在生产、申报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产品进行抽查,将产品检测常态化。注册改革仍然需要推进,行业以及监管部门也需要不断升级,但眼下,企业自身法规意识的加强是最重要的一步。”▲ (原标题:食药监局:84批次防晒产品遭遇集体通报) 责任编辑:小申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