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0月22日讯】(直讯Full)近日,一张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离职的截图在社交网络疯传。 据相关数据统计发现,今年大约共有376家上市公司的385位董事长公告离职(这还是公告的),也就是说平均1天至少有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长离职。以A股目前3551家上市公司计算,大约每9家上市公司就有一位董事长离职。 截至10月10日,共有375家上市公司的385位董事长公告离职。从离职时间来看,受年底离职潮影响,今年1月呈现较多董事长离职的情况。此后在2月农历新年之后,董事长离职呈逐渐上升之势,在六七月达到最高。 而2017年全年共有473家上市公司的485位董事长离职。其中截至去年10月10日离职的董事长共有374位,比今年略低。从数据上,可以发现,董事高管的离任现象并非仅仅从今年才开始的怪事。据金融证券统计,在房地产、建筑装饰行业,超40%的上市公司高管与董事离任人数超过去年。此外,公用事业、休闲服务行业也变化较大,离任人数占比分别为16%、26%。 在今年董事长变更的样本中,民营企业的占比达到40%。在高管与董事离任人数高于去年的样本中,民营企业占据60%;尤其在市值小于50亿的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接近70%。 上市公司董事长辞职原因解析 根据所披露的公告情况,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离职,是出于工作调动、换届选举、个人和家庭原因等常规理由,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董事长是出于特殊原因不得不离开,比如争权失败、失联甚至身陷囹圄等。 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在今年5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随后9月份天神娱乐公告朱晔辞职;今年1月,春兴精工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洁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今年7月也宣布辞职。 此前8月,九有股份董事长韩越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刑事拘留,虽然韩越目前暂未辞职,但九有股份已由副董事长代理行权。如果韩越经调查罪名坐实,辞职只是早晚的事。 可以猜想,某些上市公司董事长等高管频频离职的背后,可能存在“背黑锅”现象。在上市公司面临业绩回落、经营活动面临重大风险时,更换管理人员,成为公司寻找“替罪羊”的方式。 当然,不排除一些良心上市公司撤换旧部,让更优秀的管理人员上任,制定更明晰的发展规划,发挥管理才能,给公司带来正向作用。 对比上市圈子,直销行业管理层的变化更加明显,无论是单独拿出某一年来讨论,还是纵观直销行业发展的数十年,从职业经理人的变动到企业的市场高管、教育培训高管等其他人员的变动,其变化趋势是越来越快,数量也越来越多。也许有人会说,上市离职的是董事长,和直销中的高管不可并列,但其实,无论是董事长,还是总裁,或是别的什么职位,它代表的就是也仅是最高层的管理者和权力者,但恐怕不一定是老板。 具体的企业案例就不列举了,以2018年截止目前的时间段为例,大约超过一半的直销企业发生过高管变动,还不算那些市场的大面积解体,整个高管团队集体逃离,被严重处罚导致企业临近瘫痪、因挂靠清盘而主动停止市场等等现象。 但总体来说,以产品消费为导向的企业,在未来,前景会越来越明朗,而带有一定投机型的直销企业,可能会不太好过。 直销行业的流动性从何而来? 直销行业身负艰巨的历史责任,和其它传统行业相比,有很多相似,更有其显著的特点。比如说直销行业是人的行业,其传播方式,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以人为核心的说、听、看,离不开成体系的会议活动和教育力量。以人为核心,节约广告的投入,直接达成销售商品的目标。 但是人是所有现存的认知中最不可捉摸的生物,既忠诚又叛逆,既好面子又期望脚踏实地,既勤劳又可能会抱怨周遭的一切。即使赋予了品质较高的产品,充满信仰的文化理念,使用了成熟的教育机器,动用一切可以想见的一切力量,也可以肯定地说,人是不能被完全征服的。更何况,直销行业还赋予了人另外的一些东西,梦想和一定的财富。这两个因子是更加不可轻易下定论的东西,再加上人心这一抹催化剂,让行业很多事态的发展变得太快,太急,于是,最终也可能变得窘迫。 由于行业发展的迅速,企业的掌舵人,对于职业经理人的要求也会变得更高,企业家对行业越来越熟悉,不只是想赚钱,更多的是让直销成为一种战略渠道,成为一种新的可能,成为链接所有产业的核心动力。抱着这样的思想,更多的企业进入了行业,在伴随着更快速的经济发展,更多元的经济液态,更多变的人心,行业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时候,职业经理人和企业负责人之间的和谐共存已经成为了一种细腻到颤抖人心的艺术。但一定不能成为博弈。任何企业的发展,无论是何种行业,都需要从上到下的团结一致。 另外,行业的经销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和企业平台对等的商家,甚至有的经销商的能量大于承载自己的平台,于是反过来,出现了经销商吞掉企业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流动性不止是水平流动,更可能是上下对流。这大概也能总结出一些更为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职业经理人下海成为经销商,经销商反过来成为职业经理人,一个企业的普通员工,某一天成为了上位者。当然,这里的上下并非上尊下劣,仅代表位置罢了。正因为不可思议的可能性,让这个行业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并非飞蛾扑火的茫然,更多的是熟悉了呼吸节奏后,更为理智的决断。 但观察最近几年行业发展的态势,无论如何,企业高管的离职实在太过于快了些。专业性的直销人才对于目前的行业来说,总体还是很缺失的。很多操盘手在更换了几个平台后,都显得比较疲惫,切莫让自己变成了青蛙,还要让行业的活水变成沸水,索性把自己给煮开了去。 直销企业的发展,归根是平衡。打破了平衡,很多关系就自然解体,因为所有的一切关系都建立在非雇佣的经销商和企业的平等关系上,这也就是所谓的需要相互尊重。 近年来,直销企业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最近几年,直销高管包括市场离职的原因确实是比较多的。各家的情况会有显著的不同,但到最后的结论上,都可以列举成以下几种: 经销商拿不到企业承诺的奖励 这样的奖励小到某些激励,补贴,大到奖金的发放,比如山东某新拿牌企业,就由于董事长在公共关系背景出了问题,导致税务上的扶持跟不上节奏,于是封了刚进入的最大经销商的点位,导致经销商出走,去了南京某申牌公司; 公共关系出现问题,导致主动或被动变化 公共关系出现问题,小到平常的沟通不好,大到被处罚。比如河南某申牌企业,在申牌期间开展市场活动,当然董事长也花了不少于1000万的投入,结果因为综合压力的问题,导致集体被离职,至今都没有人可以接班的情况。实际上,由于目前行业的外事压力还是比较积极的,再加上董事长已经有了不少的投入,期望的目标离的有些远,导致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事故。可以说,在未来,如何解决这个现状,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高管迫于压力,离职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主要出现于公司负责人对于业绩或者别的目标追求过大,或者过快。而操盘手信誓旦旦地承诺,结果可想而知。实际上,除了企业给不了经销商的承诺外,也有职业经理人兑现不了给予企业的承诺。当然,还有一些可能的贪污腐败问题引起的财务追责,结果被解聘的案例。 拿牌的企业越来越多,可以选择的平台看起来越来越多 拿牌的企业越来越多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首先它证明了行业的活力和动力。但是被放大了的目标和想法,也会导致一些企业管理人员跳槽去追逐更好的人生和社会地位,或者某一个中型领导人成为新企业的最大领导人。无法轻易诠释这些行为的好与坏。但阿福认为,追逐更高的梦想是人之常情,但有些底限需要把握好,比如,不要说老东家的坏话,以及,不要拉老东家的人脉来做自己的平台。再者,什么样的能力就需要经历什么样的锻炼和经历。好比没有做过系统完全建设的领导人,让其成为最大的领袖,恐也是赶鸭子上架,整体的顶层设计都是虚的,这一点也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的招聘。 其实,直销企业变动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大经济环境下的压力或者企业的决策者走了投机的路线等等。直销行业人才的流动和上市公司高管的流动相比,更像是一种让人恐惧的常态,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很多企业想了不少办法,比如给予股权和董事的职位,以期望让其留得更久,甚至是永久。 实际上,目前比较稳定的企业,可以找出一些类似的共同点。 比如,企业的销售渠道,可能就只有直销一种方式,这导致企业老板的全力以赴,也就推动了企业发展的务实和着力点的选择更精准。也可能是夫妻或者家族企业,市场都是自己带出来的,这意味着自己懂直销,并且全力以赴在做直销。这里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特征:老板全力以赴,或者信任职业经理人,并且全力以赴。 另外,外资企业由于管理上的严格,从某种意义上来,具有一定优势,也是造就正统职业经理人(非资源类型)的摇篮,当然,也可以说是历史原因,职业经理人本身这个词的概念本是舶来品而被赋予了优秀的定位。 行业无论怎么演变,是快速还是缓慢,其发展需要所有人的维护。最可怕和让人担忧的不是像上市公司圈子那样,高管的跳槽和变化,也并非是意识不到流动性成为常态化的麻木,最可怕的是无法判断某一现象的好与坏的倾向性,而身陷其中,浑浑噩噩。 (原标题:上市公司高管离职与直销高管离职的对比启示)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