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杨元庆看得很清楚,“现在是联想挑战最大的时候”,他在致辞中说。 迎接挑战的号角也在年会致辞中吹响,杨元庆说:“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从机制,从组织,从激励上,让我们的三大业务和若干新业务的领导班子,能够真正成为业务的主人,拥有对业务价值链端到端的管理权。我们要真正建立起面向客户的,有充分职权、充分资源的超级产品经理制度。我们要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支持内部创业,帮助有想法、有干劲儿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将张开双臂欢迎80后、90后进驻。” 问题在于,类似的话2013年底他就说过,在发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杨元庆写道:联想应以最快速度向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模式转型。互联网公司时时刻刻都在研究客户,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累用户行为习惯,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每天都具有创新力。而传统企业关注的是自己的内部流程而不是市场变化,员工琢磨的是领导满意而不是客户满意,组织结构上则是等级森严层层审批效率低下。 两年多过去了,联想的管理模式、员工行为、企业文化转变成互联网公司了吗?恐怕没有,联想基本上仍是一家大公司病明显的传统企业。因此,当再次听到杨元庆的变革呼声时,他给人的感觉有点儿像独孤求变。 如何治疗大企业病,保持创业激情和创新文化,不仅是联想的问题,也是BAT和谷歌微软的问题,这是全世界大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而共性的应对之道是变大为小化整为零,事业部变子公司,经理人变合伙人,打工者变持股者,然后整与零之间用股权纽带连接起来。 典型案例,就是去年8月的谷歌重组:新成立Alphabet作为母公司,由创始人 Larry Page 担任CEO,Sergey Brin 担任董事会主席。Alphabet下面有一系列按业务线成立的全资子公司,Google、X-Lab、Life Sciences、Ventures & Capital等等。重组的目的,是让各业务线独立,明确责任,取消大锅饭,让公司运作更加透明,每个子公司的业绩一目了然,鼓励创新、鼓励优胜劣汰。 我相信这是正确的做法,风险则是化整为零后能否做到零中有整,协同发展而不是一盘散沙甚至彼此打架。这取决于组织架构、企业文化、老大的领导力和个人魅力。 谷歌的重组是由两名创始人发起实施的,事实上大企业的任何重大改变,成功的前提都是老大的身体力行。老大不能光嘴上说说,必须卷起袖子实干,并且坚持不懈。上行下效,老大自己转变了,员工才可能转变。 杨元庆需要打造一个松紧适度的新联想文化。企业文化太紧,员工会失去创造力;太松,公司业绩会吃不消。紧中有松,松中有紧,是理想状态。也许谷歌正是这种状态。 刘强东:国民京东 刘强东的年会演讲将近一个半小时,身着深色瘦版西装、白衬衫和大红领带的刘强东神采奕奕、游刃有余地控制着自己的演讲节奏,成就、愿景、故事、段子和价值观阐述恰到好处地穿插在一起,让现场数千人的情绪随着他在讲台上的步伐而起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