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5月9日讯】( 宝哥相对论 )某天午饭时间闲聊起来,说三生员工正忙着在朋友圈里晒“食堂新推出的面”。大家这么喜欢面食吗?我听到一个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回答:“咱们有一个有梦想的食堂”。 我们的员工来自天南地北,食堂提供免费的早餐和午餐。既然是免费的,预算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要让大家吃饱、吃好,总是要花点心思的。一开始,我要求米一定要买的好,米饭香吃饭才有胃口。后来,三生开始做有机食品,食堂的米就换成了泽谷有机大米。再后来,考虑到众口难调,菜做淡了、咸了、甜了、辣了……都有人觉得不对胃口,于是食堂就时常准备一些酱菜,其中有一款豆瓣酱,还是我发明的配方。
但即便如此,日子久了,大家对食堂饭菜的热情好像不如从前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刚入职的员工往往比老员工对饭菜更满意。当然,这未见得是食堂的饭菜水准下降了,更可能是老员工对此习以为常了。 这样的感受,我想很多人都有过。第一次很惊喜,第二次觉得不错,次数多了就变成应该是这样的。换句话说,保持水准并不意味能留住用户,很多时候往往是不进则退。 三生的食堂,也不例外。渐渐地会有一些员工放着免费的午餐不吃,出去找街边的小饭馆吃饭。理由,当然是想“换换口味”,干净卫生、食材健康、免费,都没有换换口味的吸引力大。 其实,食堂不是没有在口味上做过努力,菜品的种类、烹饪的方式,都在更新。但即便如此,员工的理由依然是想换口味,这说明什么呢?相对于其他因素,“口味”是最大的弱点。 人们找理由,往往会下意识地找到对方最明显的那个缺点。而在这个缺点上,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那只能说明:你所想象的和用户的要求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我和食堂的员工沟通时常常说:“如果能把三生食堂做成最好吃的食堂,这就是一种成就,就是一份事业”。一件事,“做了”和“做好”,是有天壤之别的。当它不只是一项任务的时候,即使在有限的预算内,换一个思路,依然能够找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空间。 后来,当三生食堂找到了这样的思路之后,员工的反应是很直接的——大家越来越喜欢在朋友圈晒食堂的饭菜了。今年食堂还开辟了一个专区,提供面条、米粉等特色午餐,员工用手机就能收到每天的菜单,光吃面就可以一个星期不重样。 (原文:他们朋友圈里的常客,是一个有梦想的食堂) 责任编辑:苏沫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