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2月27日讯】(信息时报报道)昨日,晨讯传媒策略研究中心和NCB直销财经在线共同发布了2013年中国直销行业形象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公众对直销持有比较积极的理性的态度,但影响我国直销行业形象的仍有三大难题。调查显示,销售误导高居榜首,61.9%的受访者对此不满。法律法规缺失和退换货难以54.6%的占比并列第二。排在第四的便是直销产品价格偏高。 销售误导 据了解,当前直销行业中,销售误导问题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一些直销系统、直销商在产品推介过程中夸大产品功效、虚假宣传、重制度轻产品等等。销售误导问题不仅是当前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问题,而且也是大部分直销企业卷入舆情事件,引发危机公关的“罪魁祸首”。 案例:近年来,尤其是2013年以来,大部分直销企业的危机公关事件无不与销售误导问题息息相关,包括年初的康宝莱涉传事件、8月份的安利“纤体计划”事件、12月份的如新涉传事件等。其中,“拉人头”、“多层计酬”、雷人雷语(夸张的宣传语言)是主要观点,而本报之前也曾报道过直销企业宣传“一滴血可以检测出头部有淤血”、“一瓶保健品可以包治百病”等。 法律法规缺失 据世界华人直销协会会长禹路介绍,目前,现有的直销监管体系是在2005年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基础上形成的。客观地说,两个条例虽然明确了直销行业的监管体系,但并不能解决直销业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关于计酬方式的现实问题,直销企业运营过程中如何监管的问题,并且随着直销实践的逐渐深入,很多领域的监管还处在空白或者“人治”的状态,这些都是直销法制滞后的表现。 案例: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企业在运营中也都在“钻空子”,某直销公司开设的一个电商网站,记者看到,网站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有该公司的保健品、化妆品,还有衣服、钢笔、大米等等各类日常用品。网站上显示,会员购买这些商品都有积分,都可以折算成PV。而据了解,目前直销产品只有五大类,大米、服装并不在直销产品范围内,该公司售卖的这些产品也没有在商务部报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