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月19日讯】(湘潭在线)2020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护老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检查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2587家次,下达责令整改书191份;办理食品行政处罚案件211件,食品案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金额245万元;办理保健食品行政处罚案件2件,保健食品案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金额61万元。 然而,各种关于保健食品的骗局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仍有群众被忽悠得“豪掷千金”。那么,保健食品、普通食品、药品有何区别?面对广告和宣传,我们又该如何科学认知、理性消费? 什么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按照食用目的,保健食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类产品;一类是以调节人体机能为目的的功能类产品。 根据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保健食品分为18个类别,分别是:片剂、粉剂、颗粒剂、茶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丸剂、膏剂、饮料、酒剂、饼干类、糖果类、糕点类、液体乳类、原料提取物、复配营养素,其他类别。 保健食品与保健品的区别 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的产品属性为食品。 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一般是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产品的泛称,媒体报道中涉及的保健品,实为床垫、器械、理疗仪、饮水机等,非食品或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1)使用目的不同:保健食品是用于调节机体功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不以预防、治疗疾病为目的。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保健食品按照规定的食用量食用,不能给人体带来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药品可以有毒副作用。 (3)使用方法不同:保健食品仅口服使用,药品可以注射、涂抹等等。 (4)可以使用的原料种类不同:有毒有害物质不得作为保健食品原料。 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区别 保健食品是一类特殊食品。 (1)保健食品强调具有特定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强调提供营养成分。 (2)保健食品具有规定的食用量,而普通食品一般没有服用量的要求。 (3)保健食品根据其保健功能的不同,具有特定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而普通食品一般不进行区分。 如何理性选择保健食品 蓝帽子是我国保健食品专用标志。按照规定,保健食品销售包装上必须印有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批准文号分上下两行,上行为批准文号,下行为批准部门,批准文号与保健食品标志并排或上下排列于主要展示板面的左上方。 保健食品可以宣称的28种功能: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 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营养素补充剂。 选择保健食品应当遵循第一原则——必要性,即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状况与健康诉求来判断,确定自己是否必须食用保健食品。其次,应当了解保健食品真实的产品功能信息,以便正确掌握产品的人体适用性,选到最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典型案例 ◆2020年8月,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嫌虚假宣传的某食品商行予以立案调查。该食品商行通过仪器对消费者进行采血检测后,虚构消费者患病的检测结果,再以产品说明会等形式,宣称店内某品牌山药粉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诱导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消费者购买。 ◆2020年8月,湘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了湘乡市棋梓镇某特产经营部(个体工商户)虚假宣传保健功能误导消费者案,对其在湖南水府旅游区对游客推销产品时进行虚假宣传、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10万元。 ◆2020年6月,湘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了某公司以发布小广告非法集资案。该局联合市金融办、公安局仅用9个小时,将非法集资款全部追回,并将8万元非法集资款全部退还集资人。 保健食品标签与说明书应标明 (1)保健食品标志:保健食品产品外包装上有蓝色草帽样标志,标志下方为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2)警示用语: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3)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投诉服务电话 (5)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委托生产的应当标明委托生产企业和被委托生产企业名称与地址) (6)执行标准 (7)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8)特殊标识内容 (9)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 (10)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 一、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老年人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家庭成员、经济收入和身体状况等信息,泄露给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成为消费欺诈的对象。 二、理性看待促销活动。 切忌轻信“送礼送健康”“送产品”“送米送面送鸡蛋”等一些保健食品推销者的免费赠送、免费检查、免费试用、免费旅游等活动,避免掉入消费陷阱。 三、增强购买辨别能力。 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一方面要针对自身需要,做到按需购买;一方面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到证照齐全的销售场所购买保健食品,切勿在非固定场所或与证照注册地址不一致场所购买。 四、警惕亲情推销陷阱。 老年人要对商家采取的“贴身攻心”的亲情服务推销方式提高警惕,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遇事多与子女商量,防止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 五、切勿“以食代医”。 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老年人在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就医,以免因食用保健食品贻误治疗时机。 六、索要并保存购物凭证。 要养成购物时向商家索取购物小票、购物发票的习惯,当发现购买物品出现质量问题或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或消费者委员会投诉,也可直接拨打12315热线投诉,依法主动、有理有据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原标题:科学选用保健食品 明白理性放心消费)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