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系创新需要大数据 《中国经营报》:中药与中医是一体的,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中药在向国外推广的过程中,西医是否能够接受中医文化? 闫希军:我们在研究中医药国际化的时候,其基础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望闻问切只是中医里的诊断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的核心。但是我们如今一定要转变方法、转变语境、转变技术路径,用现代科学技术实验的方法,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及大数据平台,将传统的中医理论及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翻译成数字语言,将中医临床诊治的名词,变成外国人也能懂的语言。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如果我们还是固守在中医药的传统思想里,那么中医药将没有出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理应充分发扬光大,让全人类共享。 现在几乎没有一家中医院不用西方的诊断设备,如CT、X线等,那我们为什么还不愿尝试将“望闻问切”等传统诊断方法用现代化的设备来替代,最终的诊断结果由中医用辨证论治的经验来分析确诊呢? 《中国经营报》:这是否意味着中医已经与目前比较时髦的大数据概念结合起来了? 闫希军:是这样的。我们中医体系若想创新就需要大数据。比如说,通过长期的大数据积累,把辨证论治的数据储存起来,那就能找到新的中医诊断技术和方法,未来符合中医的诊断设备将会被源源不断地发明出来。 目前中医药领域里能创新的优先创新,能发展的优先发展。现在还有些中药如六味地黄丸等,含有几十味中药材,还难以像复方丹参滴丸那样一一说清楚进行国际化,就可以先不要国际化,直到以后我们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再进行国际化的验证和申报。还有一些老中医的四诊法,就慢慢变成一种文化现象,也没有必要全部都去改变。只有这么做,才有利于保障人民健康,有助于中药现代化,让现代中药走向世界。 老板秘籍 1 要将中医的临床经验翻译成数字语言 研究中医药国际化的时候,其基础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望闻问切只是中医里的诊断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的核心。但是我们如今一定要转变方法、转变语境、转变技术路径,用现代科学技术实验的方法,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及大数据平台,将传统的中医理论及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翻译成数字语言,将中医临床诊治的名词,变成外国人也能懂的语言。 2 创新需要大数据 中医体系若想创新就需要大数据。比如说,通过长期的大数据积累,把辨证论治的数据储存起来,那就能找到新的中医诊断技术和方法,未来符合中医的诊断设备将会被源源不断地发明出来。 3 中药需要国际化 我们做很多事是在突破现有的理念和认知。以前美国FDA只认数据,但FDA对中药的态度也在不断转变。中国只要有一两个大药走向世界,西方医学体系对中药的防线就弱化了。 闫希军 1953年生,博士,主任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士力创始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天士力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天士力研究院院长,兼任全国工商联第十一届执委会常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药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标准化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医药世界联盟董事局主席等职务。长期致力于药物研发和药事管理以及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研究与实践,开创了以组分中药为主导的现代中药新药开发与产业化新模式,研发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颗粒等新药,打造了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