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有数千万之多,由于居住国家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90后女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两年内登顶美乐家经销商从未企及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10月11日至13日,由道道舆情监控室和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头条 >

伊坎:美 商界最危险人物 曾参与康宝莱多空战(2)

时间:2013-09-18 17:05来源:直销报道网 作者:直销报道网 点击:
资金弹药充足 大刀阔斧袭击 伊坎表示自己尊重新一代的维权投资者,如梅斯特、丹尼尔·勒布( DanielLoeb )和巴里·罗森斯坦( BarryRosenstein )。(他说他

 

资金弹药充足大刀阔斧袭击

伊坎表示自己尊重新一代的维权投资者,如梅斯 特、丹尼尔·勒布(Daniel Loeb)和巴里·罗森斯坦(Barry Rosenstein)。(他说他们是“好小伙”)但 他们管理的资金可以被投资人赎回,伊坎则不同,由于他在经济危机后退回了外 部资本,如今他可以用所谓的永久资本——自己完全控制的钱——进行代理权之 争和竞购。由于永久资本规模庞大,他可以将目标瞄准那些以前被认为无法撼动 的企业。伊坎挥舞着一把铝尺,就像挥舞着骑兵军刀一般,说道:“现在我们什 么资产也不用变卖,就可以开一张100亿美元的支票。”弹药充足的伊坎有能力袭击那些市值高达 500亿 美元、拥有充裕现金的企业。

这使得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戴尔公司成了他的目标。今年 2月,戴尔似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可以重新控制当年自己在大学宿舍里创建的这家公司。他和私募股权公司银湖资 本(Silver Lake)合作,准备进行一桩价值244亿美元的交易,以每股13.65美元的成本将戴尔公司私有化,这个价格相对于最近的交 易价格有25%的 溢价。

伊坎在报纸上读到这个新闻后,迅 速买入10亿美 元戴尔公司的股票,他明白,如果戴尔肯投这么多钱,该公司目前的股价一定非 常便宜。

3月初伊坎已经得出结论:戴尔的报价未能反映该 公司斥资137亿 美元收购的基础设施技术所带来的15%内部回报率。因此他请求股东们迫使该公司放弃这笔交易, 然后利用现金和发行新债派发每股9美元的股息。

到了3月中 旬,伊坎思考更有力的策略,他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该公司的创始人已经设立 了价格底线。3月底 伊坎告知戴尔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自己对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感兴趣。未来几 周内,他、戴尔和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之间的竞购战将见分晓。鉴于伊 坎所下的重注,即使输了竞购,也能获利匪浅。

这是伊坎精通并热爱的游戏。自戴尔事件发生以来,《福布斯》杂 志采访了伊坎十几次。一开始,他对针对戴尔公司的计划遮遮掩掩。进入本月后 ,他打开了话匣子:“迈克尔是自乱阵脚,他让自己处于了不利的位置,有可能 失去自己的公司。通常要夺走他的公司是很难的,毕竟他拥有15%的股份。”在伊坎正式发出收购要 约前的日子里,你可以感受到他昂扬的斗志,他已经在为没有戴尔的戴尔公司制 定计划了。

虽然亿万富豪伊坎看似无处不在, 其实他很少离开通用汽车大厦的办公室去谈生意。他很少搭飞机去参加股东会议 或去律师事务所。他人在曼哈顿就能让企业发生巨变,坚称自己不需要进行微观 管理。他说:“那就像看医生做手术,然后告诉他做错了。”他的点子——比如 对戴尔公司的竞购,往往来自于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观察到的东西,如果他对某样 东西发生兴趣,人们会主动来找他——要不他就打个电话。正如我们在电影《霹 雳娇娃》(Charlies Angels)中看到的,一名只在电话中发号施令的男子拥有巨大的能量。

甚至当他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比如和阿克曼的 那次争吵,他也是打电话过去。在他发言时,节目组配的头像是他多年前的照片 。《福布斯》杂志这次的封面照片是6年来伊坎首次让媒体拍照,公众得以首次看到他蓄须后的 新形象。

花费半世纪到处求人

伊坎花了半世纪的时间,才让钟摆完全摆向自己 所处的位置。在职业生涯的前半部分,他得四处奔波去拜见其他人。

伊坎是家中的独子,父亲是犹太教会堂的领诵人 ,母亲是教师。在皇后区远洛克威(Far Rockaway, Queens)的低档地段长大的他努力奋斗,从普林斯顿大 学(Princeton)毕业后去读医学院,不过中途辍学去参军,退伍后到华尔街工作 。上世纪60年代 初,他叔叔帮他找了一份期权经纪人的工作。后来他开始进行风险套利和一些小 规模收购。到了80年代 ,他抓住有利时机赚了很多钱,作为以垃圾债券为武器的敌意收购艺术家上了头 条新闻。

如今伊坎对“企业掠夺 者”(raider )这个词的本能反应几乎让人发笑。他已经充分吸收了“维权投资 者”(activist)这个概念所展现的语义:以《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的方式,领导受虐的股东反对懒惰或臃肿的管理。今年 3月,富有传奇色彩的证券律师、毒 丸防御(poison pill defense)策略的发明者、现年81岁的马蒂·利普顿(Marty Lipton)发表了一份针对伊坎之类的维权投资者的备忘录,质疑 说他们要为美国相当一部分的失业现象以及裹足不前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负责。他写道:“维权主义者的对冲基金正在掠夺美国企业的方式,只能被 视为一种勒索。”伊坎反驳道:“我尊重利普顿,但他的观点大错特 错。”

追根溯源,这位维权投资者当初也 是一名企业掠夺者。伊坎对TWA具 有开创性和破坏力的收购案,以及他在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举行的年度企业掠夺者舞会上的突出地位,都无可辩驳 地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米尔肯和伊凡·博斯基(Ivan Boesky)锒铛入狱,维克多·波斯纳和索 尔·斯坦伯格去世了,梅书拉姆·瑞克里斯(MeshulamRiklis)和塞缪尔·贝尔兹伯格 (Samuel Belzberg)退隐江湖,伊坎却能与时俱进,尽管历届政府和监管部 门已经压制了垃圾债券时代最成功的战术“绿票讹诈”(greenmail,指买进某公司的大量股份,以兼 并相威胁,迫使公司用高价购回其股份)。

如今伊坎将自己的商业哲学描述为加进了维权的格雷厄姆和多德 (Graham & Dodd)投资理念,倾向于将自己与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格雷厄 姆和多德式投资者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相比较。自2000年以来,伊坎企业公司的总回报率 为840%。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呢?250%。 然而市场给予巴菲特的参与以溢价,而你可以以相对于净资产值打折的价格购买 伊坎企业公司的股票。尽管伊坎将自己与巴菲特相提并论,除了他们在大多数同 龄人只能玩填字游戏打发时间的年纪还拥有撼动世界的愿望外,二人几乎没什么 共同点。巴菲特在市场的无效之处寻找优秀的企业,一旦买入后他预期的持有期 是“永远”。伊坎偶尔会持有股票,但时间跨度很不稳定。他敏锐的头脑能发掘 交易机会,同时渴求杀戮,这两个特质决定了一个人究竟是企业掠夺者还是维权 投资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