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促进 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 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 信息发布制度。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到 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研究发布部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 体协商和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到2015年,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 逐步解决一些行业企业职工工资过低的问题。落实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研究出 台劳务派遣规定等配套规章,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依法保障被派遣劳动 者的同工同酬权利。 6.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对部分过高收入行 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逐 步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建立与企业领导人分类管理相适应、选任方式相匹配 的企业高管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综合考虑当期业绩和持续发展,建立健全 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对行政任命的国有企业高管人 员薪酬水平实行限高,推广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缩小国有企业内部分 配差距,高管人员薪酬增幅应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对非国有金融企业和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和股东大 会在抑制畸高薪酬方面的作用。 7.完善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完 善科学合理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适当提高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整优化工 资结构,降低津贴补贴所占比例,提高基本工资占比;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 准,抓紧研究地区附加津贴实施方案。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符 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分配制度。 8.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 技创新人才薪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行协 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分配 政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等多种分配办法,保障技术成果 在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允许和鼓励品牌 、创意等参与收入分配。 9.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发展多层次资 本市场,落实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 合法权益。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保护存款人权 益。严格规范银行收费行为。丰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基金产品。支持有条件 的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拓宽居民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 10.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全面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 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扩 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十二五 ”期间在现有比例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 等民生支出。 11.完善公共资源占用及其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国有土地、海域、 森林、矿产、水等公共资源出让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防止通过不 正当手段无偿或低价占有和使用公共资源。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 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