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8月9日讯】(华夏时报)按照时间表,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最快将于年底发布,但真正实施尚需时日。 “虽然公开信息表示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了省级统筹,但事实上,除了极少数地方实现了完整意义上的省级统筹之外,绝大多数地方只是实行省级预算和调剂金制度,还没有真正归到省一级统收统支。”8月23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前院长董克用对《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表示,基本养老金部分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统筹不光涉及到基本制度本身,同样涉及完善个人账户、财政责任等各方面的问题,即将发布的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也仅是一个征求意见稿,就目前情况来看,真正实施起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特别是一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地区,全国统筹之后如何得到必要的保障? 据记者了解,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进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解决不同地区养老金结余的利益问题,很多基础养老金盈余较多的地区,因担心盈余部分被瓜分而对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缺乏积极性。 各省差距逐年拉大 各地基础养老金盈亏程度不同,其负担比的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余缺的差异。 有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底,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4115亿元,比上年增加3489亿元,增长11.4%,同时,全国累计结余超过1000亿元的有10个省份,其中,广东省结余6158亿元居全国之首,北京、四川、江苏、浙江、山东累计结余也均超过2000亿元。而这样超过千亿的省份在2014年的时候只有9个,并且,超过2000亿元的省份也仅有江苏、浙江和北京三地。 但与这组数据相悖的是,部分省市基本养老金的规模正在迅速缩水。 截至2015年底,陕西、河北累计结余分别为430亿元和636亿元,吉林仅383亿元,青海76亿元,黑龙江88亿元,上述省份可支付月数均不足10个月。其中,黑龙江的支付月份仅为1个月,大大低于全国17.7个月的平均水平。同时,当期收支的情况也在逐年恶化,2015年,养老保险当期收不抵支省份数量由2013年的3个增加至6个,除陕西、青海、河北外,东北三省全部在列。 以黑龙江为例,2014年,黑龙江省的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为939亿元,当期的收入为834亿元,也就是说,当期的养老金缺口为105亿元;2015年,黑龙江省的养老金支出增至1108亿元,收入却只有925亿元,当期的养老金缺口为183亿元,缺口增幅高达74%。 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记者计算得出,2014年,养老金累计结余最高的广东是累计结余最低的黑龙江的18倍,2015年,两个地区之间的这一数值已经相差近70倍。 “各地的收入水平差距比较大,各地的养老金收支情况也各不相同,尤其是经济下行之后的差距就更大了。”8月23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接受《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由于养老金分布上的两极分化,决定了每个省份的不同诉求。 据记者了解,对于像黑龙江这样收不抵支的省份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财政补助实现收支平衡,但对于广东这样养老金盈余较多的地区,并不急于实施全国统筹,甚至因担心盈余部分被瓜分而产生抵触情绪。 即便如此,要在短时间内缓解老龄化和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实现制度全国统筹是最直接有效,也是迫在眉睫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