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福州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部分试点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例如,“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项目,作为福建省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一号工程”,目前平台的功能模块已基本完善,与税务、电力等部门的数据对接也基本完成,正在福州、泉州两地先行先试。截至11月初,平台发布融资需求27.66亿元,线下实际解决融资需求6.27亿元。 央行上海总部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上海被批复的试点方案中,具体包含中国银联等多家单位的“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交通银行的“分布式数据库应用”、建行上海市分行和上海市人社局的“移动终端的电子社会保障卡应用”等具体项目。目前,这些试点项目大部分都已完成方案制定、评审、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有些项目已经完成研发,拟开展上线试运行或应用推广。据悉,四川省近日也正式启动14个试点应用项目,包含基于大数据的反洗钱监测平台等。 此外,记者了解到,除了央行等六部门推动的全国层面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之外,一些地区也探索地方版“监管沙箱”。 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改革发展局副局长朱忠文日前表示,将在河北自贸区雄安片区内打造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探索“监管沙箱”机制,支持股权众筹试点在雄安股权交易所先行先试。 今年5月底,北京市正式宣布启动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霍学文日前表示,在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方面,北京打造了“八一工程”,其中包括一个“监管沙箱”。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沙箱”虽然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一定政策空间,但是要遵守必要的规则底线。一位地方监管部门人士表示,“监管沙箱”实际上是一个创新测试机制,它鼓励的是在符合现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基础上,但尚不具备管理细则领域中的合规创新。无论如何,创新不能突破监管红线。 为此,试点地区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采取多种措施保障金融市场安全。央行福州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求每个项目在申报时必须明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和应急退出机制,确保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开展试点。 李伟此前也表示,“监管沙箱”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有推倒重来的空间,把风险控制在重要领域。因此,一开始就设计了风险补偿和退出机制,不成功的话可以推倒重来。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的开展表明了我国发展金融科技的决心,拟将我国打造成为金融科技创新高地,以金融科技的发展引领我国金融行业的新一轮变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记者 汪子旭 张莫) (原标题: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全速推进)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