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购”这个平台,就是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品牌,是一个产品信息库。许多省外市场,利用“义乌购”可以加强采购配送等。而利用我们的优势,在“义乌购”上做一个产品信息库,在物流配套方面把产品输送出去,使各地市场和义乌市场采购更便捷。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利用品牌管理输出,在省外建分市场,同时利用我们的资金优势,收购、参股。 金位海:“义乌购”把义乌小商品市场里面几万个商户商品全部搬到网上,现在采购在这个网站里全部可以看到。我们在义乌也已经建立了这个部门,然后统一在这里采购。一边是采购进来,一边是怎么样销售出去。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淘宝、天猫,它们的优势更明显,但我们现在也在积极运作电子商务。市场之间还可以联合,我们要走出去,真正把浙江产品通过我们现在这个平台做大做强。 翁南道(颐高集团董事长):我们也在不断创新,现在最新的产品是城市资源的运营。城市资源运营当中,第一个是旅游产品,我现在是在桐庐试验“O2O”,线下所有旅游资源,包括景点、酒店、农家乐等等全部集聚起来。只要进入桐庐,手机信息就推送给游客,各种产品都可以在手机上做。 坚持专业化和品牌化 任有法(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一轮走出去,我建议要专业化、品牌化、价值化。原来我们“大杂烩”式的走出去成功了,但新一轮走出去比前面的20年要困难得多,我们要依托专业化。现在各地的综合市场、日用品市场都已经很成熟了,专业化的走出去影响力肯定比散户走出去好得多。我们浙江市场就是品牌,浙江的商品也是品牌。至于价值化很好理解,因为现在物流成本很高,只有高附加值的东西拉出去,成本才更低。 蒋贤云(黑龙江奔马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我在黑龙江经营30年,一条街是汽配城,还有一个温州商贸城,当地浙江产品很多。2006年我们走出去在韩国买地,建了50多万平方米,谈了100多家一、二线商户,包括酒店这些。有了好的地理位置,国外品牌才会进来,这样我们把中国的产品,把浙江的产品可以卖到那里。 柯樟兴(中豪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监事长):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整个计划投资580亿元。去年,商贸城成交额的四分之一由浙商完成。从商品上看,主要有义乌小百货、永康的五金、温台的塑料制品、绍兴的纺织品,形成了中坚力量。从商品品牌来讲,浪莎、奥康等大企业销售不错。因此,浙江的商品一定要有品牌,一定要抓质量才能有地位。 章鹏飞(现代联合控股董事长):在省外创业25年,我现在感觉是要接地气。以前,我在山东的市场全部是自己持有,在省外发展有些东西很难回来,包括现金流这些。省委省政府倡导“浙商回归”,我们拿了几个大项目,也给了我机会重新调整战略布局。我在省外市场中原来是100%的持有,通过这些年的调整,30%至50%开始出售。这样一来把原来现金流问题全部解决。现金流的调整就带来了资产结构的调整。当然这些调整必须紧紧依赖我们的专业化、品牌化运作。▲ (原标题:应对电商冲击波 让浙货行销天下 市场转型探新路) 责任编辑:王昆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