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进口预包装食品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林森说。关键字抽取:“差评”
除了规模化的电商平台外,个体网店经营者也能代理经营部分的进口商品。目前,我国的网上经营平台也都设置一套开店流程。
根据普遍采用的流程,网络平台首先进行具体招商,随后经营者需要缴纳一定数目的保证金,在双方签订合同后,经营者需要提供产品授权书,在通过平台的品牌审核后,才准许上架。
整个过程如果不在年末或年初,一般开张的流程约在两周至1个月内。
“如果平台严格的话,还将规定经营者的授权不超过3个级别,食品的检验报告有效期在半年内。”上海一知名食品电商平台总裁申平(化名)说,对于经营者资质的要求每年都不一样,从现有的市场来看,专营店的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而且公司成立时间规定要超过一年。
申平认为,此举也是网络平台防止实力不强的经营者从事非法食品买卖。
对于平台而言,也具有相应的“监管能力”。这表现在平台在自身的监管过程中,发现食品存在“违规”,则采取扣分机制,甚至可以取消经营者的资质。
业内人士称,平台的监管可以通过两项最主要的技术手段来实现,针对客户的打分和售后评价进行分析,比方抽取投诉行为中的关键字“差评”。同时,平台还可以进行数据库管理,在大数据运行过程中监督交易过程,一旦投诉超标,就会“数据预警”。
业内人士介绍,平台除了“自身监管”外,外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会对平台进行例行检查。
但业内人士坦承,因为店家众多,做到对所有店家的品质监督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不会“尽善尽美”,也会出现“监管失位”的现象。
原因在于,网络空间在塑造跨地域交流的同时,也创造着足以遮蔽真相的手段。相比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于线下实体超市的巡查力度,以及“职业打假人”的举报监督,网上的监管力度肯定不及线下。
业内人士称,一号店在过去的10个月中,因违规被处罚的次数达到了16次,罚款近百万。
那么,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又如何区分“高仿进口商品”和“真品”呢?
最直观的“武器”:查看投诉量
对于消费者如何提升自身在网购食品的鉴别能力上,申平建议,还是选择知名品牌,以及大厂家出产的食品,进口食品一定要留意有没有中文标签,不能光留意“价格便宜”。一旦网上出现的五香牛肉干价格低于一公斤60元,那选择时就要慎重一些。
在网上选取商家时,消费者要货比三家,注意商家的投诉量和网友的一些评价。“它们是最直观的方式。”申平说。
从现有的法律体系来看,食品经营者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有多部法律法规对相应行为作出了明晰的法律责任及其主体的规定。如《食品安全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62条中,明确指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
问题在于,网络销售的跨地域特征带来了“异地监管”的难题,这该由谁来负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