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到家服务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O2O的模式来看,上门推拿按摩服务并不是生活刚性需求,订单少导致平台关闭也在意料之中。与此同时,订单、流量是考量创业企业的重要指标,而在两个指标双双失利的情况下,功夫熊已经关闭了平台业务,同时,在资本方面功夫熊也经历着坎坷。 一位已从功夫熊离职的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订单量较少、盈利难,功夫熊对资本的吸引力不再,功夫熊的融资进度受阻。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下半年,功夫熊“或将倒闭”的消息层出,但之后功夫熊创始人王润回应,融资不顺利不能代表平台倒闭。 创始人逐利共享行业 功夫熊于2014年开始正式投入运营,是北京青果工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同时,功夫熊对外公布,在平台正式运行之前,已经获得了祥峰、华兴等投资机构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在上线之后,同年11月功夫熊再次获得祥峰投资数百万美元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底,功夫熊称,一个月内的二次购买率在40%,日订单量在200单左右。2015年年中,平台拥有超400名推拿技师,日均订单量在2200单左右。在2015年5-7月,功夫熊收购了5家上门按摩平台,借此布局广州、深圳等地区。在高峰时期,功夫熊的估值一度达到1500万美元。 对此,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功夫熊收购的5家外地企业,已经濒临倒闭的边缘,无法为功夫熊的订单做出贡献。该业内人士举证,以功夫熊每天有数千订单估算,结合订单补贴力度,功夫熊的融资金额早已无法支撑平台运行。接下来的融资失败,导致平台最终“无钱可烧”。早在一年之前,因团队成员不断离开,功夫熊逐渐被架空。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功夫熊创始人王润已摇身变为河马充电的创始人。 服务业O2O延展性待提升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系主任洪涛表示,O2O创业中,服务业占据较高比重,服务业的规范性却难以把控。随着投资风口变化,资本对O2O模式不再热衷,加速了上门服务的洗牌进度。 对于功夫熊商业模式,一位投资业内人士认为,推拿在保健服务中属于中间环节,单独作为行业时消费者的认可度不高,用户使用、尝试多数是因为“猎奇”。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消费者对推拿服务的要求不止停留在技能,还会对体验环境提出较高的要求,“到家或是上门,不契合多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风口已过,推拿服务依然能在上门服务中脱颖而出,但这对运营模式有更严格的要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健康服务从业者认为,推拿服务是高频需求,按摩作为过渡性的服务环节,应该能为消费者带去更多的新服务,“但功夫熊仅做推拿业务,会让平台处境很尴尬”。 尽管推拿服务在业内并不显眼,但上述健康服务从业者对于功夫熊线上业务关停一事表示惋惜。他坦言,功夫熊在运行中会受到资本方的压力。融资失败也证明了平台业务被投资者否定。O2O模式发展需求强大的资金支撑,为市场带去了消费升级的可能性,企业在服务中亏损,也能从其他渠道实现盈利。“O2O模式不适合创业,资本对利润‘操之过急’,很容易导致创业企业的畸形发展”。 (原标题:生活服务O2O退烧 功夫熊停摆)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