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惜贷加速危机 银行收缩信贷,企业被迫向民间寻求资金,经营困难加上民间高利息吸血,企业慢慢形成恶性循环 外部的宏观条件变化,经济放缓、银行收缩信贷,也是造成民间金融危局的原因之一。 温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张崇龙认为,一些金融风波中倒下的经营者自身肯定要负担一部分责任。包括管理混乱、脱离主业、盲目扩张、脱离实体经济、个别企业主赌博输光等问题, “但是,宏观经济放缓后,银行开始收紧信贷,企业多数被迫向民间去借钱。原来银行资金可以短贷长用,后来银行抽贷、减贷,再加上企业空间利润小,成本高,高利息融来的民间借贷资金对他们无疑是‘饮鸩止渴’。” “银行的态度变化确实是一个因素。”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总经理徐智潜表示,当全球金融危机实施四万亿刺激的时候,银行上门服务,争着要给企业贷款。一些企业本来按原有发展速度日子过得很好,但因为从银行的钱来得太容易,一些老板就用银行的钱买地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上新项目。 “经济形势变化后,新的投入还没有产出,银行抽贷,企业随之倒下。” 徐智潜对此十分痛心。 产业“空心化”堪忧 当众人一环又一环地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民间资金借贷中时,民间借贷逐渐脱离了实业,演变成了一场“金融传销” 上证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各地“跑路”企业资金链紧张或断裂的原因有:企业投资额度巨大,受宏观经济下行与自身经营不善影响,资金链断裂;企业先期投入资本回报率低,迫使借款人继续借款归还先期债务及利息;部分借贷资金并未用在生产经营,而是用于高档消费和挥霍;企业初期向投资者返还利润,拆东补西,以获取更多投资;资金转贷,大量债权无法收回,使企业资金链断裂。 “产业空心化加剧与蔓延,让投机泡沫破灭,最终导致温州企业资金链断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间金融专门课题研究小组在分析2011年温州企业老板跑路潮现象时认为,温州民企本来普遍依靠实业积累资本,实现内生性增长。而2005年以后,在暴利的驱使下,相当一部分温州老板已无心实业,在高收益的诱惑下,依靠过度负债借民间高息贷款投资房地产、资源等暴利行业,温州经济空心化日趋严重。 国际经济环境低迷,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海外订单大幅下降,一些尚处于转型之中的企业和一些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不得不从民间融资以维持企业的运转。 “在从民间融资的企业中,其资金多数来自‘地下钱庄’。以民间融资偿还银行贷款以获得续贷,补偿高息放贷利息。反反复复,这些中小企业被套入了高息放贷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兴元认为。 民间资金自身对高利息回报的追逐,也要部分承担“跑路风”的责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资料显示,温州爆发民间金融风波前,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2分-6分,有的甚至高达1角5分,年利率达180%。然而在温州做实业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实业毛利润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高利率的民间金融很容易就把企业逼上绝路。 “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能用收益覆盖民间资金的高利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间金融专门课题研究小组认为,正是脱离实业,凭借资本运作以钱炒钱的观念鼓吹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巨大泡沫。▲ (原标题:万亿民间资金脱离实体空转 玩钱生钱变金融传销) 责任编辑: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