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发展多重难题待解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在“走出去”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风俗习惯,法律规章等各方面的差异,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与会专家表示,中医药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最终实现本地化发展,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好跨文化交流、教育互动、标准衔接以及技术性规范等多重问题。 在具体操作层面,张建认为,海外中医药中心建设作为中医药走进“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内部管理事务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交流,促进中医药合作水平提高。 “要结合中药国际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的要求,聚焦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问题,通过跨文化的交流来为中医药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打好基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杨宇洋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以针灸走向世界的过程为例,杨宇洋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自1984年成立以来,30多年期间举办了40余次世界针灸的学术大会,通过学术交流,促进世界医学界更好地了解中医针灸。“近些年,我们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中药针灸风采行品牌学术活动,走进了很多沿线国家,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国际发展,构建了学术交流教育培训和标准制定的全方位工作格局。” 与会专家还建议,在文化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技术性规范和指导意见的出台,以此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山西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宋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个海外中医药中心都应该有明确的技术服务项目和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根据所在国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加以实施。“可以组建有一定沟通机制的海外中医药中心联盟,有关机构应该出台有具体技术内容的海外中医药中心建设指导性意见。”宋强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