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倾情写序:不忘母亲的影响和老师的教诲 作者为这本书写了序。作者说,我从小就喜爱旧体诗词,是因为受了母亲的影响。记得在三四岁时,母亲就让我读背唐诗三百首。到了五六岁时,母亲就让我读背宋词。当时,我对唐诗宋词中的内容懵懵懂懂,但因为朗朗上口,也就很快记住了。 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古典文学被批判为所谓“封资修”的东西。作者说,在“破四旧、立四新”的政治气氛中,我母亲就不让我再读唐诗宋词,要我学习毛主席诗词。当时,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清平乐·六盘山》《浪淘沙·北戴河》《忆秦娥·娄山关》《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等,作者都背得滚瓜烂熟。他在序中说,,毛主席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千古独步的伟大诗人。他的每一首词,似乎都成为了一次事件、一段岁月、一种激情;每一首诗,似乎都是一面旗帜,一曲狂飙,一道中国革命的风景。 在上大学期间,作者遇到了一位自己十分尊敬的好老师徐应佩。徐应佩老师对古典文学研究的造诣很深,著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建立中国特色的古典文学鉴赏学》、《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古典诗词欣赏入门》,编纂《历代哲理诗鉴赏辞典》,另外发表论文300余篇,并参与30部文学鉴赏辞典的撰稿等。1990年就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作者说,从喜爱旧体诗词到鉴赏旧体诗词的转变与升华,与徐应佩老师的指导和鼓励是分不开的。1978年7月,作者写了一篇读欧阳修《醉翁亭记》的鉴赏文章,寄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阅读与欣赏”编辑组。有一次电台编辑组的领导拜访徐老师,当问及欧阳文章在学校是教什么的时候,徐老师笑道他是我的学生。“这事对我促动很大。我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关心我的写作,我应该更加努力发奋地钻研古典文学。”作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