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业正在寻找下一个突破口 《华夏时报》:您认为当好一个基金会秘书长需要具备哪些特质,需要学习什么? 彭翔:基金会的秘书长应该是学习型的秘书长,需要综合的能力加持。首先,秘书长需要对整个公益行业有深刻的认知,了解社会问题在哪儿以及自己基金会的优势所在;其次,需要有战略性的眼光和前瞻性,因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是一两天就解决的,需要有规划;再次,秘书长需要具备一个基本能力是组织管理能力,需要让大家在统一的愿景和使命的指导下共同奔向目标;最后,秘书长还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使命感,解决一个社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永恒的信念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华夏时报》:那您的使命感从何而来? 彭翔:我做公益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项目的受益人和合作伙伴。他们对我们项目的认可和由衷的感激可能是支持我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单纯且真挚的感情,会让你在精神和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这种工作环境是其他行业和工作未必能够体验到的很珍贵的东西。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关于人们幸福感的研究。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幸福感实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人际关系,第二是为他人带来价值。对于公益行业从业者来说,只要真心付出,这两方面的幸福感比较容易获得。 《华夏时报》:从1999年加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开始算起,您在公益行业已经超过20个年头。在您看来,中国公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您如何评价当前中国公益环境? 彭翔:1999年,我刚加入公益行业的时候,整个公益行业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只有少数比较大的企业,比较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此外,公众对于公益的认知也存在严重不足。那个时候做公益去找相关合作方真的不容易。2008年,我加入安利,也正好是这一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公益行业“井喷式”的发展,公众对于公益的了解度和关注度也得到显著提升。 20多年时间里,中国公益行业确实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觉得评价公益行业的进步,不仅仅要看成立多少公益机构,做了多少公益项目这样的硬性指标,更要看公众对公益的“认知度”。 据我个人观察,一定程度上讲,目前公益行业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亟需新的元素加入,实现公益行业的“升级”。近些年,我们经常会提到像社会企业、慈善信托、影响力投资等新概念,但商业、互联网等元素到底该如何与公益行业实现融合,实际上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方法论。公益行业下一个突破口究竟会在哪里,我想大家都是在观察和期待中。 (原标题:安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翔:撬动资源做可持续公益,关注长远价值)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