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学校现在好得一塌糊涂” 善达网:从1999年至今,你做公益有16年了,肯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你最深的一次公益体验是什么? 彭 翔: 2011年3月,我去广西进行春苗营养计划的前期考察,看到学生们在吃黄豆蒸饭,整个学校都飘着猪油的酸败的味道,闻着就让人难以忍受,而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他们做饭,就是抓一把米,一把黄豆,一勺猪油,连洗都不洗就放在饭盒里,用绳子打个结,绳结都是不同的,方便同学们认得出哪个是自己的,然后盖上盖子放里蒸茏。 那种情景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你不到现场是体会不出来的,我觉得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该是多么的无助和难过! 善达网:是不是就是这次体验,让你下决心一定要搞好春苗营养计划? 彭 翔:是的,当时就觉得做春苗营养厨房项目特别地重要。我们第一个春苗厨房就是在广西这个学校。 善达网:厨房建好后,去过吗?感觉怎样? 彭 翔:去过3次。现在那个学校好得一塌糊涂。这个项目实施后,引来社会的关注,县里也配合我们的行动,全面升级了学校的设施。原来的厨房是旧教室改建的,现在是新建的,教学楼也重建了,还有新的宿舍楼。 尤其是,孩子们很喜欢现在的厨房,饭不但有营养,而且吃饭成了一个享受的过程,很快乐。 善达网:现在这个厨房已经四年多了,有没有一些评估,来说明孩子的改变?包括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彭 翔:这个估计要慢慢地才能呈现出来,目前我们主要关注学生身体健康指标的改善,在连续做了3年跟踪评估后,孩子们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患病率、消瘦率及智商优良比率等6个纬度,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这个学校原来招生200多人,现在有400多人了,周围其他学校的孩子家长都把孩子送到这边来。 善达网:公益的本质在于改变人,这种改变不应单是表面上的变化,更重要的应该是思想上、行为上的变化。如果孩子们能够从小在生活习惯及态度上发生变化,那就再好不过了。 彭 翔:现在我们也在做两个方面的探讨,一是卫生习惯,这对营养不良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下一步我们会做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二是食育,包括教给孩子们认识营养素,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素等基本常识,也会告诉他们食物跟土地的系、食物来之不易等。当然,起初,我们会把食育教育的目标放到老师身上,只有老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会在授课过程中把相关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孩子。这是我们项目未来的两个方向。 善达网:春苗营养计划已经成为业内的标杆性项目,今后还会再继续下去吗? 彭 翔:今后这个项目要从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升级。春苗营养计划现在已经覆盖22个省区、3800多所学校,整个管理标准和监督体系已相对齐全,这就好比是建好了高速公路,下一步就是要“招商引资”了,寻找一些愿意在中国贫困地区做公益的机构和企业,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合作,3800多所学校全覆盖也可以,挑几个省、几个学校也可以,只要引进你的项目就可以。 现在我们的目光主要在国外NGO上,他们想在中国做事,但找不到门路,而我们有现成的资源和平台,这是我们的优势。 另外,就是要在食育、卫生习惯养成上做些投入,硬件上政府投入已经拨了很多钱。公益机构不需要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