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达网:安利公益基金会有没有可能往资助型基金会的方向发展? 彭 翔:基金会分为资助型和操作型是一个学术问题,作学术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对于我们这些做项目实操的人来讲,并不是最重要的。 安利公益基金会是一种混合型基金会,既有实操又有资助。无论做什么都要看自身条件,比如安利现在有几十万的营销人员,他们要参与公益项目,我们就不可能只做资助型项目。 另一方面,我们全部自己运作也不太可能,毕竟人力是有限。所以会做一些资助型的尝试,比如,我们已经开展了“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三年来培养了150位行业人才,并为其中30位公益领袖提供了总共300万元的机构发展资金。我们还成立了纽崔莱儿童营养公益研究院,今后将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的课题研究和项目资助,鼓励更多的公益组织在这个领域做点事。我们不排斥好的项目,这是未来安利公益基金会五到十年的目标吧。 善达网:一个企业基金会,如何能够更好的明确使命、发挥优势、建立特色? 彭 翔:最重要的一条,是先要找到最想做的事,即使命和目标要明确。不能说市场上谁给我钱,我就做什么。 第二,要找到区别于他人的特色。大家只有记得住你,你才会有第二次跟别人合作的机会。比如安利公益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儿童营养公益领域,当有人想去做儿童健康教育或儿童营养知识项目的时候,就可能会想到与安利公益基金会合作。 第三,是要制定长期发展规划。钱从哪儿来,这些钱又怎么能帮助项目更好地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四,项目管理要有效,管理和监督好资金。当然,还包括信息公开、品牌建设、公信力建设等。 “公益应该做增量,而不是在现有的盘子里去抢” 善达网:作为企业基金会,大家可能会把你当成企业的公益部门,而非一个独立的NGO。会这样吗? 彭 翔:这正是让我很难过的一件事。我们做的一些活动,每次在电视台或报纸报道的时候,有时会改成“某基金会”。而且,我们做事的时候,大家首先关心的问题是:你们花这笔钱或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与企业的品牌价值区别开来?……回答这些问题其实不难,但我总觉得大家为什么会这样看问题,为什么不能开放一点?企业和社会难道就不能双赢吗? 我们做公益,出发点是帮助别人,并非是为企业服务,但是当我们公益项目做得非常好,当别人知道这是安利公益基金会在做时,也一定会觉得安利这家企业也不错,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逻辑。 善达网:当前,国内对公益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还有,就是国内动机论盛行,就你所说,一些人不看受助人是否得到改变,反而把目光盯在做公益的目的上。 彭 翔:我们基金会在做发展规划时,也会分析公益行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的问题。我的结论是,一是公益行业里没有竞争,看起来公益项目都在比谁筹款更多,谁能脱颖而出,但没有被人记住就谈不上竞争,或者说很多公益组织还没有占领普通公众的心智资源;二是公益市场足够大,不像商业里卖一个产品,是有市场规模的,对公益机构来讲,这个空间特别大,远未达到饱和的状态,这个领域不需要零和思维,双赢的思维更重要。 善达网:是这样的,连自己都做不太好,怎么去竞争,去赢得公众的支持。 彭 翔:因为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现在中国一年的捐赠量有几千亿,很多公益组织都在想,我要怎样怎样,才能获取更多的慈善资源。其实,换一种想法,这几千亿真不代表中国公益市场的规模。应该做增量,而不是在现有的盘子里去抢。而且我觉得公益机构是有这样的机会去做增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