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1月7日讯】(农民日报报道)“去年我村共有113户家庭种植脐橙,产量在100万斤左右,通过网上供销社牵线搭桥,已与广东、江西的老板签订了200万斤的供货合同,其中包括我们邻村的100万斤。”湖南省永州市道县鑫橙脐橙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贤松高兴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道县“网上供销社”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农副产品近销粤赣,远销港澳。 在湖南,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像朱贤松一样,通过网络这个新渠道,农产品卖得更快了、价格更高了,同时农资买得更便宜了、更放心了。一头连着小生产,一头连着大市场,涉农电子商务串起生产者、消费者、销售者的三方价值。 “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马云的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在信息化时代的格局下,这不只是湖南试水涉农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更是农业大省湖南以涉农电子商务为切入口从而试图带来“电商产业经济”的一次大闯关。 闯关能否成功?农业如何破局?涉农电子商务承载着非同寻常的使命。本报记者走访湖南智囊机构、农业系统、涉农电商企业。 现状:重产之余如何重销?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油茶等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然而,湖南一些农产品的销售却难以摆脱“困境”。在湖南省农业厅国际合作处处长何厚军看来,曾经一段时间,湖南农业重产有余重销不足。 何厚军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去年3月,在湖南省重要蔬菜基地——常德市汉寿县围堤湖,农民将自种的近万亩白菜、包菜耕除,造成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 “去年春天汉寿蔬菜为何滞销?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生产与销售脱节。”何厚军据此建议,湖南省不宜再大规模扩建蔬菜基地,而应“稳面积、提质量、活流通”,尽快建一个全国联网的生产、销售信息网,解决信息不畅、盲目生产问题。 因而,要化解农产品及农资“重产轻销,产多销少”的矛盾,电子商务显然是另一条新通道。但湖南电子商务近10年的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醒得早却起得迟。2004年,湖南省人大通过立法,成为全国最早提出信息化和发展电子商务的省份之一,然而事与愿违,湖南省网购与网销之比约为“购三销一”。 “之所以醒得早起得迟,是因为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没有进行差异化竞争,湖南作为农业大省,早就应该扬长避短,以涉农电子商务为切入口来寻求突破。”中南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专家董海军直言湖南电商落后之因、发展之策。 这样的分析得到了高层的印证。在湖南省委政研室牵头的《加快湖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中,提出了一条重要建议: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视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率先列入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工程。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副书记孙金龙相继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走出一条可行的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