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后遗症仍有待解决 “双11”在闹腾中降下帷幕,其“后遗症”引发的诸多争议没有降温。虚假降价、虚假刷单、商家赔本赚吆喝、物流紧张等问题短期内都难以解决。 “双11”引无数“剁手党”提前装满购物车的诱因,无疑是“全年最低价”。但是,消费者究竟有没有享受到实惠呢?大数据显示,其实每年最便宜的时候,不是“双11”。 记者从一份调查报告看到,从淘宝全网历史价格数据来看,虽然“双11”淘宝全网有74.7%的受监测商品达到了近两个月最低价,但11月11日至11月底,并非全年最便宜的时候。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从淘宝全网商品或核心商品价格涨跌趋势来看,平均成交价格降幅最大的月份总是出现在2月或3月,即是农历新年后的一个月。 另有媒体记者通过监测节前、节后125种商品价格变化,发现价格维持不变的有53款商品,占比为42.4%。68款商品价格有不同程度下调,占比54.4%,另有3款产品价格不降反升,占比2.4%。还有1款商品已经下架搜不到了。可见,打折商品总量也才五成。 国内知名“互联网+”智库专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电商恶性竞争过度,必须要半价(才吸引顾客),但目前国内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传统零售企业,利润达到10%就不错,无半价可言,因此出现“先涨后降”、“明降暗涨”的情况,消费者能不能得到真正实惠,很难说。” “双11”的降价,消费者不一定能享受到,对商家来说,同样是痛苦。 有业内人士指出,“双11”对很多商家来说,是“亏本赚吆喝”。该人士称,以新希望爱睿惠为例,原装原罐新西兰进口奶粉平日里只卖99元,“双11”期间买二赠一,卖家要赔本。 “去年‘双11’我们是亏本的,前年赚了。如果前期投入太大,销售业绩跟预期差距大,就很容易亏本。”连续4年夺得“双11”服饰品牌销售冠军的广东本土户外服饰品牌骆驼,也表达了同样的心态。该公司总经理万金刚表示:“骆驼的目标是销量和效益两手都要抓,“双11”既要大卖,还要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