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爱牵挂联合创始人廖永 产品越细致越畅销 针对“50+”人群,其实我们产品定位并不是在治疗,而是希望通过一些数据,来监测老人的生活习惯是否健康。举个例子,比如我们通过对老年人的睡眠监测,就会发现很多老人晚上追电视剧,早晨晚起。这样下去,尤其到了65岁后,身体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子女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帮助父母了解健康状况,而非生病时的治疗。 再举个例子。日本曾对老人提出:健康老人每天要走1万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日本,欧姆龙仅计步器这一个品类,就有十几个型号。计步器比血压计的品类还多。因为老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国内市场和消费者慢性病的基础教育太薄弱,需要市场教育。 另外,从产品角度来看,在设计产品时候,我们发现50+人群的需求是非常微妙的。必须更加尊重老人,这点很重要。 我们发现很多工程师的想法跟用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最开始是希望把心率数据告诉儿女便可。但是后来发现,老人对这个数据非常好奇。老人其实很希望通过这些数据的学习来“证明”自己。 再比如,在我们原来产品中,跌倒等心率异常时会及时报警。但发现,很多老人在跌倒或者心率异常是不想告诉儿女的。比如一个小动作或摔跤,可能本身无大碍,但都会报警,让儿女紧张。后来我们将监测摔倒后的报警改为短信通知。子女可以根据心率来判断。同时父母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选择是否报警。这样一来,便可以尊重老人的意愿。 [创业者]点通科技创始人邓学妙 市场难寻投资难觅 从我们这些年做养老领域的经验来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内市场不成熟。国内对服务的消费意识还没有形成。举个简单例子,比如在国外买电脑,还需要购买服务软件。但国内人的思维是,买了硬件一定要免费软件。再举个例子,国内人的安全隐患意识不强,港澳台的老板,他们装修办公场地都会安装安防设备来预防。但国内很少。 与之相反,我们的客户却经常反映,“即使有了监测设备,但一年都用不了一次,放在那里浪费电”。 这样的市场就决定了,这个领域前期投入特别大,后期盈收又很慢。以我们为例,从2009年到现在一直在投入,大概4000多万元,目前还没有赚一分钱。预期这样的投入还要三年,如果投资服务资源,对接医生资源等等,预计大概得投入10亿。 这样的领域,国内的投资人并不待见。我曾经有段时间,密集见了100多家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但是大多国内的投资人都不看好。关键就是盈利模式太不清晰。 相反,国外基金更容易认同。下一轮我们可能还会继续跟国外的基金合作。他们把回报追求看得长远。在A轮融资,他们提出的退出年限是30年,在国内几乎不太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