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5月26日讯】(生命时报)在餐馆就餐时,我们经常能见到餐馆提供的收费消毒餐具,价格一般为1~2元,上面写着“已消毒,请放心使用”,但这些餐具真的能让我们放心使用吗? 日前,云南都市时报调查发现,一家洗碗公司给一些餐馆提供的公共餐具并未消毒,仅仅是用抹布抹了碗筷后直接包装成消毒餐具。整个清洗包装过程都是在小区的地下车库内完成,根本不符合昆明市的公共餐饮具卫生监督管理法规。该公司一负责人坦言,公司没在工商部门注册,每天1.2万套餐具根本没消毒,清洗完后就直接流向餐馆。 这样的事件并非是发生在云南的个案。此前,《生命时报》记者也对北京的餐馆消毒餐具进行了调查。 受访专家: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 李冬 饭店借消毒餐具盈利 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北路某餐馆看到,每张餐桌上都摆着几套塑封消毒餐具,包括碗、骨碟、茶杯、酒杯、汤勺,筷子则单独用塑料纸包装,包装上明码标价“1.5元”。 服务生告诉记者,如果不用这种餐具,饭店也可提供免费餐具。“我们每天那么多客人,人手顾不过来,碗筷洗得肯定没人家专业的干净。”据了解,饭店和消毒公司其实是租赁关系,每天会有专人前来收取,并带到指定地点进行消毒。 在东城区簋街、朝阳区劲松几家饭店,同样有这种消毒餐具。记者随机调查发现,20位消费者中,有16位接受消毒餐具,只有4位将其退回。18位对消毒餐具的卫生状况表示放心。“在外吃饭最重要是卫生,这种经过消毒的餐具,用着踏实。”一位正吃饭的先生说。 据了解,“消毒餐具”给饭店定价为每套0.6~1.0元,而饭店提供给顾客一般为1.5元。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京生透露,有些饭店并不完全为卫生考虑,其中暗藏不少利润猫腻。 某饭店老板算了笔账,用消毒餐具前,饭店要增添消毒柜等设备,并用掉大量洗洁精、水、电,加上雇工人,显然是笔大开支。而用消毒餐具后,采购价以0.9元计,向消费者收1.5元,每天用400套的话,饭店一天至少盈利240元。 消毒公司成了新兴行业 饭店有饭店自己的考虑,但对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恐怕是这1.5元花的是否值得。这些消毒餐具是如何清洗出来的呢?记者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房乡某消毒公司车间看到,几名身穿白大衣,戴着帽子、口罩和手套的工人,正在流水线上洗刷分好类的餐具,不远处一台远红外消毒机器正在进行消毒。 整套餐具的消毒大致经过这样一个流程:工人从饭店收回已使用过的餐具——将碗、筷等分类——用温水初洗、高压喷淋,以去除杂质——使用洗碗、消毒一体化洗碗机,用90摄氏度高温水精洗——经380摄氏度远红外消毒烘干机烘干、消毒——用食品级塑料膜密封包装——装箱,并配送到餐厅。 该公司总经理陈维亮告诉记者,所有餐具一定要经上述多道程序才能过关出厂,目前大多面向中小型餐馆。之所以推行这种餐具,在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原队长谭梁之看来,是因为目前中低档餐厅的碗筷消毒设施不到位,“很多餐馆都有消毒碗柜,但多是摆设,从来没见插过电。” 小作坊存健康隐忧 可见,餐具统一消毒,好处自不待言,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水、电等资源,又解决了多数中小酒店餐具消毒不合格的问题。然而,消毒公司有大有小,有正规的,也难免有小作坊“钻空子”。所以这个新兴行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消毒餐具不需卫生许可。记者从工商、卫生等部门了解到,从2004年起,国家取消了卫生部门对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许可。消毒餐具公司注册时不用事先取得卫生许可,就能办理营业执照。因此,目前市场上的消毒餐具公司良莠不齐。 所有餐具全无保质期。据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消毒餐具应有保质期,一般来说,其消毒效果顶多维持两天,所以包装上应印有出厂日期和保质期两天的字样,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一种餐具能达到要求。 包装上留假联系方式。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少小作坊集中在海淀区和丰台区。他们曾调查过海淀区几个厂家,找了2个月都没找到,原来包装上的电话和厂址都是假的。除留假电话外,工作场所频繁更换也成了惯用伎俩。 小作坊卫生状况堪忧。由于要使用洗碗机、消毒机等,因此这个行业耗电量很大。于是有些小作坊在消毒环节省了很多步骤,充其量只能叫洗碗公司。很多工人连健康证都没有,全都在大盆里洗刷碗筷,菜的残渣漂了一盆,屋里飞着苍蝇。洗后用塑料薄膜一包,消费者用时很难判断。即使有的买了消毒机、洗碗机,为了省电也不用,等有人检查了再开。 业内有些工人还总结出了“经验”:洗洁剂不冲洗净,就放在一边控干,这样的餐具洗后光滑、亮泽,但洗洁剂其实都被消费者吃进了肚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