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8月4日讯】(中国工商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社交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1.45亿,同比增长19%,社交网络购物在网购用户中的使用率由33.8%提升到35.2%;网购用户人均年度社交网络购物金额2134元,同比增长75.5%,人均年度社交购物次数7.2次,同比增长20%。 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购物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微店等社交网络店铺也应运而生,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购物习惯正逐渐发生改变。然而,微信购物火爆的背后,却存在着无证经营、经营行为难监管、消费者难维权等一系列隐患。 一、交易风险突出 受行业高利润和运营低成本等因素的驱使,一些经营者转向微信营销,其中很大一部分商户出售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由于经营者在微信中未完全实现实名认证,造成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很难找经营者维权。此外,部分商户设置钓鱼网站骗取消费者钱财,增加了交易风险隐患。 二、虚假宣传频发 微信上出售的商品大多展示方式简单、缺乏必要商品参数,这些都干扰了消费者的正常选择,使得他们难以有效辨别商品真伪。一些微商利用消费者“信熟”及碍于情面的心理,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出售假货。 三、细化规定缺失 近年来,《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引导》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缺乏针对微信购物的专门化、精细化配套法规。微信营销不同于一般网络交易,很难直接适用上述规定,监管部门在查处相关违法经营行为时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 四、监管力度不大 微信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购物方式,在运行过程中不免存在各种问题。特别是在微信购物监管方面,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同时,微信平台开办方在加强内部监管方面也存在不足,微信购物监管难度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