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5月11日讯】(北京商报)5月9日,荣宝斋正式宣布将面向个人、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开放中国近现代名人书画、当代名家书画鉴定评估业务。北京商报记者从荣宝斋了解到,鉴定价格试运营期间300元/件,开具证书2万元/件。在从业者看来,对于荣宝斋而言,开放这项业务有利于企业拓展买家及客户资源。此外在鉴定乱象猖獗的当下,老字号开放民间鉴定业务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目前鉴定乱象,也值得期待。 老字号开放鉴定业务 根据荣宝斋的鉴定流程显示,公众需扫描“荣宝斋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二维码添加微信,发送图片进行预约,同时,公众也可通过电话进行预约。对于符合荣宝斋鉴定标准的藏品,荣宝斋将为其出具鉴定证书,并提供销售、拍卖、出版等全方位收藏体系的服务。 为了解荣宝斋书画鉴定业务的相关收费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荣宝斋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试运营期间鉴定收费为300元/件,未来鉴定的价格大致在千元上下。对于符合荣宝斋审核标准的藏品,如果消费者需要出具证书,荣宝斋也提供出具证书的业务,证书价格为2万元/件。 其实,从上世纪30年代初就涉足收藏的荣宝斋早已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建立了自己的鉴定团队,启功、徐邦达、傅熹年等文物鉴定大家都曾参与过荣宝斋的鉴定活动,这些鉴赏家的“加盟”让荣宝斋拥有了相对系统的藏品和鉴定团队。而荣宝斋也在经营书画艺术品、文房四宝以及拍卖等业务之外,借助其品牌和专家优势为自身的经营开辟了新的经营领域。在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云古玩创始人刘嘉看来,因为现在的鉴定市场需求量非常大,荣宝斋也希望通过开展鉴定业务聚拢客户资源,并有助于其他板块的经营。 作为一家有着300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荣宝斋在以书画经营为主业的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开展了文创产业、茶文化体验、文化金融等面向大众的产业板块。而鉴定业务板块也为荣宝斋开拓了新的营收领域。 非标行业真假难定 对荣宝斋来说,注重书画珍品的收藏和研究已经成为荣宝斋经营活动中的传统,荣宝斋所收藏的元明清和近现代几种门类的艺术珍品达数千件。其中不乏吴镇、沈周、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的书画精品。更为重要的是,荣宝斋还对馆藏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和发掘,使其在业内的学术地位也不断增强。 众所周知,古玩字画鉴定是一个非标准的行业,随着民间收藏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文物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拥有超过30万从业人口,每年收入超百亿元,而鉴定就是造假产业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国家博物馆馆员、中国文物学会青铜专业委员会理事王中信表示,目前官方并没有认定某些专家的观点就是绝对的权威,尤其对于古代文物来说,每个人的专业领域不同,对同一件文物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谁也无法有100%的把握肯定某一结论。 刘嘉表示,“根据国家鉴定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不允许国营文博机构的专家为社会鉴定。而民间群体的鉴定就更为复杂,商人、收藏家、爱好者混杂其中,他们的鉴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金钱,因此这样的鉴定一定不够客观”。 那么市面上所开具的鉴定证书到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刘双舟表示,鉴定其实是一种民事行为,不存在法律上的是否认可,只要藏家认可即可。对艺术品鉴定来说,那些在某一领域拥有较高权威性的机构往往更受藏家的认可和青睐。 解构鉴定乱象 目前,国内从事文物鉴定的专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国营文博机构从事文物研究与鉴定的专家以及通过国家文物局鉴定资格认定考试的责任鉴定员,但他们的业务范围仅局限于对公提供研究性质的鉴定,而不对民间开展鉴定业务。一类是民间鉴定群体,这类群体的构成就更为复杂,既有多年资深的收藏爱好者,又有商人或是在协会任职的个人。而此次荣宝斋面向公众开放鉴定业务的确有力地冲击了那些靠鉴定诈骗的不法公司。 在从不缺乏假货、赝品的古玩圈内,藏品的真假一直是藏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透明的收费标准和鉴定人员的参差不齐使鉴定业务也成为了滋生诈骗的温床。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藏品的持有者来说,藏品的真伪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正是基于这种赝品当道和收藏心态的浮躁造成的心理,才让一些鉴定平台有了可乘之机,鉴定乱象也更为猖獗。如今,老字号开放民间鉴定业务对目前鉴定乱象的改变也值得期待。 (原标题:荣宝斋能否破局民间鉴定乱象)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