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压力加大 叮当快药由仁和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文龙创立于2014年。2015年2月,叮当快药App上线。建立、收购线下药店是规划叮当大健康生态圈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发展叮当快药的重要一步。据叮当快药相关负责人介绍,创立初期,叮当快药提倡“轻资产”,与线下药店展开合作,但面临无法解决用户夜间送药,线下药店不支持线上平台促销等痛点,因此,叮当快药开始向自营化转型,布局叮当智慧药房。 自建线下药店解决了夜间送药、及时送药上门等痛点,同时也带来了一笔不小的开销。新版药店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在2015年年底全面执行,新规要求,药品零售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应当具备执业药师资格,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执业药师,负责处方审核,指导合理用药。新版GSP也提高了对信息化管理、冷链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据郭凡礼介绍,按照新版GSP标准对现有药店进行改造,单是IT系统升级就要1万元/个,空调系统少说也要1万-2万元,加上零散的装修和规范,每个店至少需要投入3万元。 与此同时,叮当快药相关负责人介绍,叮当快药通过布局近200家自营的叮当智慧药房,全面覆盖北上广等六大城市。2018年上半年,叮当快药在原有药店布局上,在北上广深等地新开近40家门店。门店数量越多,叮当快药面临的成本压力也就越大。 此外,叮当快药承诺的“核心区域28分钟送到”意味着企业必须拥有强大及专业的物流配送资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压力。北京商报记者此前调查了解到,叮当快药在北京大概有百人规模的配送体系,每个药店配有10个左右的配送人员,配送员月工资在5000-6000元之间。粗略估算,从配送成本上,一家药店每月支付的配送人员人力成本约为6万元左右。资料显示,叮当快药北京地区目前的配送团队约500余人,全国已超过1000人。 盈利难题待解 2014年是医药O2O商业爆发的一年,叮当快药、快方送药、药给力等医药O2O企业均注册于这一年。不过,由于没有清晰的可持续盈利模式支持,医药O2O企业在2016年经历过一次“倒闭潮”。2016年5月,药给力停止向用户提供送药服务;2016年6月,O2O送药平台“药快好”发布公告,正式停止北京地区电商送药业务。 易观医疗分析师陈乔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O2O模式的出现解决了消费者及时用药的问题,药店可以从线上获得更多用户,但医药电商企业仅靠医药O2O一种模式实现可持续性盈利就会比较单薄。在此情况下,医药O2O平台也在探索和药企合作,从源头去做供应链、丰富药品,并降低采购价格。 不过,在网售处方药、处方药外流等政策尚未放开的情况下,医药O2O平台想实现可持续性盈利并非易事。由于网售处方药的政策尚未放开,用户仅能通过医药O2O平台购买非处方药或医疗器械,而对医药行业来说,医药电商市场的最大份额是处方药。据统计,目前处方药总额超过8000亿元,利润远远高过非处方药。 较大的市场份额吸引京东、阿里等拥有强大物流体系的巨头加入以期分食一杯羹。资料显示,京东到家接入国大药房等连锁药店,推出了24小时送药服务;今年8月,阿里健康宣布联手海王星辰健康药房等多家连锁药房,在杭州试水医药新零售,实现30分钟送药上门服务。 但在陈乔姗看来,即便处方外流政策放开,医药O2O平台也将面临不小的挑战。处方药放开后,医保能否接入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没有医保的支撑,医药O2O平台的普及度和推广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导致医药O2O平台的可持续盈利模式存有一定难度。” 针对目前公司盈利情况,叮当快药相关负责人并未给出具体信息,仅表示,2017年叮当快药的店均坪效达到5.5万元,其中最高一家店做到坪效12万元,人效做到了一个月15万元,复购率和留存率超过50%。 (原标题:叮当快药的高成本困局) 责编:一诺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