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9月16日讯】(红网)据媒体报道,7月以来,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开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并通报了新浪微博、豆瓣网、抖音APP、兴趣部落APP、超级星饭团APP、爱豆APP等平台中存在大量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打榜、大额消费、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互撕谩骂的不良信息和行为。 过去很多人认为,在社交网络中,明星粉丝之间的“互掐”属于群体之间纯粹的感情与见解冲突。想不到,在看似偶然、突发、感性的冲突背后,竟然有社交平台恶意操弄的影子。面对粉丝冲突,网络社交平台隔岸观火已“令人不齿”,煽风点火则“更为可恶”。 在“流量为王”的社交网络时代,吸引流量最好的方式之一,便是制造群体冲突。用冲突带动用户关注、浏览和讨论,并刺激用户消费。用古斯塔夫·勒庞的社会心理学观点看,粉丝也是易受感性催动的群体。将青少年粉丝作为煽动对象,引导青少年在竞争、攀比的氛围中,为“爱豆”打榜、打赏、点赞,平台即能获得收益。 由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红人经济商业模式及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粉丝经济关联产业市场规模超过3.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预计2023年将超过6万亿。粉丝群体释放的消费力量不容小觑。不难猜想,有一些网络社交平台每天汲汲营营,便是为了从粉丝口袋里掏钱。 相比于正常营销的成本,煽动粉丝互撕的成本更低,收益更高。例如,只要在本平台,筛选可能引发粉丝冲突的文章、图片、视频,经由恶意炮制的标签、标题,推送上热搜或推荐栏目,就能在群聚效应的影响下,形成热点,聚齐粉丝的关注,只要适当地推出可以“消费”的竞争项目,就能刺激粉丝消费。 实际上,于2020年3月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要求:“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本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网络社交平台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互撕谩骂实在是一类既不道德,又不合法的行为。 当然,煽动青少年粉丝的坏处不仅仅是“捞钱”那么简单。在线上与线下逐渐融合的今天,线上的社交活动也会影响线下的现实生活。先不论少数青少年因线上冲突,引发线下对垒的少数案例。粉丝群体之间的互撕谩骂,也会牵扯青少年的大量精力,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对于网络社交平台恶意煽动粉丝的行为,不能仅仅靠间断性的警告与惩戒。毕竟,在丰厚的收益面前,自我约束往往站不住脚。因此,除了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明确平台的引导和干预责任。还需要一个常态化的监督和引导机制,通过一个组织或一个群体,及时发现网络社交平台煽动粉丝的引战行为,将冲突祸端弥平在萌芽之初。 (原标题:社交平台诱导粉丝互撕实在卑劣)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