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罚款了事 跨国药企频陷丑闻为哪般?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2012年12月,全球制药巨头礼来被美国证交会指控,通过提供不当支付方式贿赂中国政府官员以获得业务;2003年至2007年期间,西门子医疗集团向5家中国医院行贿,支付了逾千万美元的贿赂款,最终获得了高额医疗设备订单;在英国,强生公司也曾因类似行为被英国重大诈骗案监察局调查。 现状已远非是一个企业在一个国家的违规指控,而是一些药企的集体“沦落”。无论是在法律体系完善、监督机制严密的发达国家,或是在监管机制仍不够透明的发展中国家,一些跨国药企似乎不放过任何可钻的空子。甚至有学者表示,医药行业已经成为最黑暗的行业之一,因为这些药企实在是“一本万利”。 一位医疗器械经销商曾向记者举例:一台牙椅,他从厂家拿货价为20万元,卖到公立医院60万元,这中间的40万元,自己赚一半,另一半都用来“打点医院上下”。 一位去年10月份离开葛兰素史克的员工说,GSK的公关费用在业内不算最多,业内一些公司直接一张发票就能报销,甚至假发票都可以用。 耐人寻味的是,一些药企在面对指责时,都选择了庭外和解、罚款照交的策略,但对罪名的承认却“拐弯抹角”,往往声称是欺诈、不当沟通、员工个人行为等。 “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顽疾,打击力度稍弱,对利润和业绩的贪婪就会冒头。”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无论公司怎么辩解,在政策制定和员工指导上都存有重大问题,说是员工个人失误恐怕让人难以相信,可能默许了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