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4月9日讯】(华夏时报)用减肥产品觉得效果明显,竟然动起了假冒生产的歪脑筋。2017年,苏州吴中警方端掉一个生产、销售假冒网红保健品的团伙,查获假冒“康宝莱”成品、半成品、原料近2吨。 近日,吴中法院对该案进行宣判,丁强(化名)在内的8名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的严惩,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价。 通讯员 沈高轩 陶萌璘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万承源 自己调配“网红”减肥品 权健事件刺破了公众对于保健品乱象的容忍极限,直接引发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拳打击整治,对于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假冒伪劣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委联合部署“百日行动”,以最大的力度、最有效的措施查办治理,对“保健品”市场乱象已经形成全面打击的高压态势。如今,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保健品乱象集中整治也取得阶段性进展,百日行动中结案案值已经达到77.9亿元。 不过,人们仍然担忧的是,百日行动过后,一度偃旗息鼓的“保健品”非法牟利者是否再卷土重来?尤其是会销类案件,讲课不使用书面材料,视频课件即看即删,行为隐蔽性强。对此,记者了解到,相关部委已着手考虑研究建立包括改革保健品注册制度、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等长效监管机制。 13部委联合百日行动 1月8日,民政部等13个部门联合部署“百日行动”,整治“保健”市场出现的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假冒伪劣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随即在全国各省市掀起了整治保健品乱象风暴。 四川省各地加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严厉打击“保健”产品(服务)市场各类违法行为,查处案件435件,案值4646.85万元,罚没款3367.79万元。同时,通过行政约谈、提醒告诫等方式,强化行业自律,成都市组织在蓉45家直销企业召开座谈会,现场签订《成都市直销企业规范经营承诺书》。 而贵州省则对“保健”市场乱象突出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商品及服务、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集中执法力量进行攻坚,查办了一批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经营者。截至3月8日,全省共立案129起,案值498.393万元;结案47起,罚没款167.34万元,移送司法机关15起。 截至3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工作情况显示,行动中共立案6535件,结案2290件,案值77.9亿元,罚没金额2.68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74件。其中,虚假宣传及虚假广告案件数量占比最高,两类案件共立案2531件,占比38.7%;结案733件,占比32%。违规直销和传销案件案值和罚没金额最高,案值49.54亿元,比占63.6%;罚没款1.94亿元,占比72.4%。移送司法机关案件主要涉嫌传销、危害食品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国内的保健品市场以直销模式为主,多部门联合下发《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方案》显示,严格直销行业市场准入,暂停办理直销相关审批、备案等事项。将重点查处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违规直销及从事传销活动的行为。根据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的信息,截止到2018年1月19日,全国共有91个直销牌照。目前,国内保健品直销企业大多忙于清理自家门户,相关违法违规或“擦边球”营销纷纷偃旗息鼓。 针对保健品乱象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3月11日在记者会表示,“我们提出的是‘百日整治’行动,但是这个整治工作不会局限于百日,必须长期进行,同时要加强科普宣传,要改革现在的保健品注册制度。更多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事求是,不能夸大。” 标签将明示“不具有疾病治疗功能” 杨某是湘潭市岳塘区一家食品经营部老板,他为了高价推销“今日水素”珊瑚藻普通食品,召集老年人开会上课、参观,宣称该商品是根据氢科技制造出来的食品,水素进入人体后遇水会释放负氢离子,从而具有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功能。经查证,当事人销售“今日水素”珊瑚藻的经营额达40.658万元,共计获利25.937万元。 市场监管执法部门认为,杨某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属于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违法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以35万元罚款。 这只是百日行动中的执法典型案例之一,保健品市场乱象症结在于近年来保健品虚假宣传屡禁不止,甚至吹嘘成神药欺诈消费者,导致有的患病老人误信后擅自停药,把保健品当药吃。对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于军3月29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在保健食品标签上设置特别提醒区,特别提醒消费者“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等内容。 从近年来保健食品抽检、日常监管和案件查办来看,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逐年升高,与国际上相比,我国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目前保健食品市场的主要问题是虚假夸大宣传,甚至吹嘘成神药欺诈消费者等问题屡禁不止。 针对频繁出现的保健品广告行业乱象,2017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联合部署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历时一年半的整治,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违规案件5.8万余件(据不完全统计,普通食品虚假宣传案件占比达94%以上),货值33.2亿元。 网络社交媒体上的保健品虚假宣传更加隐蔽和具有欺骗性,2019年3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广告整治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互联网广告整治工作。其中,重点查处的互联网违法广告包括未经审查发布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广告; 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保证,说明治愈率、有效率,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等违法内容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夸大产品功效,宣传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广告等。 保健品专项整治工作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保健功能声称管理,堵塞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被虚假宣传的漏洞,提升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的科学认知和准确判定,避免与药品疾病预防和治疗作用混淆。3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其中,拟取消21项保健功能,如改善皮肤油分、促进生长发育、抑制肿瘤、单项调节免疫、预防青少年近视、减少皱纹等。再如“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糖”等列入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的保健功能。 (原标题:保健品“百日行动”整顿结案案值达78亿)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